我們都知道木桶原理,說的是一個木桶的容量取決最短的那塊木板,所以又稱短板理論。應用于一個組織,說的是,要提升組織能力,獲得組織的成功,就必須提升最弱的那個個體的能力;應用于一個個體的人,要提升個人綜合能力,獲得個人的成功,就需要提升自己最薄弱的那一點。
但這個原理,忽視了很重要一點--人性。誠然,一個組織中,每個個體能力不平衡,有的強,有的弱,但每個個體不是生硬的木板,而是有思想有情感的人。短的木板不會意識到與長板的差距,但人會。每個人都有進取心,都想獲得成功,獲得認可,不想落后,只是存在愿望的強烈程度不同罷了,這是選人最基本的條件。在這樣的動態競爭環境下,“短板”永遠以“長板”為努力目標,“長板”的高度激勵著“短板”,“長板”的工作方法被探討、學習和模仿,“短板”會逐漸變長。因此,一個組織的能力,取決于最長的那塊“長板”。比如一個銷售團隊,TopSales如果是100萬的業績,下面一定有一群70萬或80萬業績的人,如果Top就50萬的業績,下面的人的業績也就30、40萬。
每個組織,不可能每個人都很平均,每個人,也不可能樣樣精通。
因此,如果還把一個組織比作木桶,那么,一個木桶的容量應該取決于最長的那塊“木板”,應該叫長板理論。短板理論,對于管理者來說,是強調把短板補平,以平衡為目標;長板理論,對于管理者來說,是需要制造不平衡,以取得組織的不斷進步。
短板理論,是工業時代的產物,尋求的是通過資源合理配置達到價值最大化。工業時代,資源包括人、廠房、設備、資金、原料等,任何一種資源的短缺都會造成其他資源的浪費。人的作用是通過不斷優化工藝技術和生產流程,并不斷減少人為因素造成的偏差,實現其他資源的產出最大化,因此人的能力發揮有一定的邊界。
而在互聯網和創意經濟迅猛發展的今天,這些企業的資源就主要是人和資金,人既是主要資源,又是價值的創造者。企業管理最核心的就是最大化發揮人的能力來實現價值最大化產出。對個人來講,求的是人的個性的發揮,自信的展現。對團隊來講,需要樹立各類型的標桿來制造團隊的不平衡,刺激團隊的活力。
綜上所述,短板理論更適用于資源整合和流程分析優化,而長板理論更適用于團隊和人才管理;前者針對的是物和事,而后者針對的是人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