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很少有人再談web2.0了,當年web2.0最熱的時候,其最重要的特征就是去中心化,
今天去中心化已經成為互聯網時代最熱門的詞語,無論是互聯網布道者凱文凱利對未來的看法,制造業巨頭海爾對企業架構的最新改變,張小龍2014年12月11日微信大會上提出的微信8條。一個共同的詞匯都是“去中心化”。
一個有趣的現象出現了,在web2.0去中心化喊出的10年后,美國出現了谷歌,亞馬遜,Facebook等巨頭,中國互聯網從戰國紛爭發展成5年前的新浪,搜狐,盛大,網易等7巨頭,到今天又變成百度,騰訊,阿里巴巴三巨頭。
中心沒有去掉,互聯網確日趨寡頭化,這種悖論是如何產生的呢?關鍵的問題就在于去中心化并不是適用于互聯網整體進化。而只適用于互聯網應用的發展。
可以用去中心化分析京東和阿里巴巴的差異,京東主要用自己的力量進行采購,銷售和物流,這種模式對人才的要求很高,而且不能簡單復制,當京東到達一定規模后,人才問題將成為進一步發展的天花板
而阿里巴巴采取的是建立服務平臺,讓成千上萬的賣家自行采購,營銷和選擇物流外包。阿里巴巴的主要運營人員只需要監控和維護生態的正常運行和信用即可,也就是我們說的去中心化,人員可復制性強,發展余地大。
是否采用去中心化,在京東和阿里巴巴的股價上已經體現出來,2014年12月11日,阿里巴巴 103美元,京東24美元。
但整個互聯網的未來方向明顯不是去中心化。我們在互聯網進化論的研究中曾經提出“互聯網正在從一個分裂,不完善的網絡進化成一個與人類大腦高度相似的組織結構,未來這個互聯網大腦也將具備自己的視覺、聽覺、觸覺、運動神經系統,也會擁有自己的記憶神經系統、中樞神經系統、自主神經系統”。
為什么未來互聯網不會去中心化,而是寡頭化和統一化,很簡單,分散的分裂的互聯網不能總是一個精神分裂癥患者。(來源:百度百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