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學上有一種以水桶盛水能力作比喻的理論,認為一個以垂直木板條打造出來的木桶,如果拿來盛水的話,它的儲水能力,并非單由木桶的直徑決定,還取決于那塊最短的木條。即是說,一個機構有多大的能耐,并不在乎它有多少長處,而是決定于某些致命的短處。如果不先解決短處的問題,只是不斷提升長處,那是不會見效的。
有些公司出現了虧損,管理人員都心急如焚。他們提出了不少方案,但大部分都源自主觀的理念,即最好應怎樣怎樣。但這樣做難度極高,等同不著手解決漏水的問題,而想打造一個更理想的木桶。如果把木桶理論修改成漏洞理論,更容易明白。一個盛水的木桶如果有漏洞,能夠儲存的水就有局限。能打造一個新水桶去代替那個舊的當然最好,但這樣在資源上與時間上都虛耗太多,我們現在沒有條件這樣做。比較快速見效的方法是去堵塞漏洞,好讓盛水量日漸增加,提升至收支平衡線以上。我們先要知道漏洞在哪里,但亦不能見漏洞就補。補那些處于高位的漏洞沒有用,因為下面還有洞在漏水。要快速見效的話,一定要從最低的漏洞開始補。
管理人員日常的工作,大部分都是修修補補。員工最怕遇到理想主義的上司,企圖全面打造一套新的運作系統。這樣做很辛苦,而且風險很大,不如指出系統有何錯漏,可以怎樣修補。這樣一定更容易有內部共識,令企業更加受用。至于應如何找出那個最低的漏洞,就一定不能躲在辦公室內聽匯報、當然,一定要實地考察,并與前線的工作者作廣泛的接觸。他們往往更清楚機構的漏洞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