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方面,鋼結構修建作為一個全體化、系統化的修建體系,其中心優勢在于顯著降低了傳統修建材料如鋼筋、水泥的使用量。這一轉變不只直接減少了資源消耗,還大幅降低了修建進程中的碳排放,為完成節能降碳方針奠定了堅實基礎。鋼材作為修建用材的主力軍,其高效使用與收回再循環的特性,為修建行業的可持續開展提供了強壯動力。
另一方面,從全工業鏈和全生命周期的角度來看,鋼結構修建更易于資源循環再生使用。鋼結構修建在撤除或改造時,其材料具有較高的收回價值,且收回進程相對簡略,避免了像鋼筋混凝土結構那樣復雜的拆解和分離工作,進一步促進了資源的循環使用。此外,通過收回廢鋼進行再生產,相比傳統的鐵礦石鍛煉流程,可以大幅度減少能源消耗和碳排放。
我國修建節能協會發布的《2023我國修建與城市基礎設施碳排放研究報告》顯現,2021年,全國房屋修建全進程(不含基礎設施制作)能耗總量為19.1億噸標準煤,占全國能源消費的36.3%。其中,建材能耗總量是7.2億噸標準煤,占全國能源消費的13.8%。建材里,鋼材的能耗總量是3.5億噸標準煤,占建材的48%,挨近一半。全國房屋修建全進程(不含基礎設施制作)的碳排放是40.7億噸,占全國能源相關碳排放的比重為38.2%。其中,建材的碳排放是17億噸,鋼材的碳排放是8.9億噸,占建材排放量的52%,超過一半。“如果加上基礎設施制作,這些數據會更高。”倪江波指出。
“這些數據明晰表明,修建用鋼材在我國修建范疇的能源消耗與碳排放中占比非常大,其重要性顯而易見。因此,大力開展鋼結構修建,不只是出于結構優化的考量,更是基于全生命周期視角,對節能減排、完成雙碳方針具有重要意義。我國修建節能協會愿意跟廣大的從業人員一同,共同推動修建范疇的綠色低碳開展。”倪江波最后說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