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省政府新聞辦11月8日舉辦新聞發布會,介紹新時代地質作業融入服務保證全省經濟社會高質量展開相關狀況。其間,施行新一輪找礦打破戰略行動以來,省地礦局加大金礦、富鐵礦、晶質石墨、稀土、有色金屬礦等戰略性礦藏勘查力度,共施行省財務項目66項,市地財務+商場項目200多項、自籌資金項目80余項,新圈定找礦靶區48處,新增金金屬量97噸、鐵礦1.38億噸,重要礦藏勘查獲得新打破,有力提升了我省動力資源保證才能。
在缺水區域找水打井70余眼可滿足60萬人用水需求
2022年10月2日,習近平總書記給山東省地礦局第六地質大隊整體地質作業者回信,對他們弘揚優良傳統、做好礦藏勘查作業提出殷切期望。省地礦局黨委書記、局長張曉海說,一年來,省地礦局在保證國家動力資源安全、服務綠色低碳高質量展開、踐行地質災害應急救援功能、地質科技攻關等方面立異打破、深耕細作,為中國式現代化山東實踐供給了高質量的地質服務支撐。
其間,在主動服務綠色低碳高質量展開先行區建造中,共施行各類地質服務項目1854個,累計完結各類查詢面積10.3萬平方千米,完結生態修正治理面積1620公頃。服務新型動力系統建造中,成立山東省地熱動力勘查開發研究院,為我省地熱動力勘查開發供給高層次平臺支撐。充分發揮專業人才優勢,活躍推動地熱能開發利用,加快建造演示工程,承當施行的鄆城縣美麗村莊建造采暖地熱源工程,規劃規劃200眼地熱井,已完工18眼,建成后將成為我國最大的縣域地熱供暖工程。聚集泉脈維護監測、應急保泉辦法等軌道交通建造“卡脖子”難題,提出地質作業服務泉脈維護一攬子處理方案。深化施行沂蒙山區域山水林田湖草沙一體化維護和修正工程,逐漸探索構建生態修正“沂蒙模式”。服務海洋強省建造,建強山東省海洋地質勘查院,施行海洋地質項目40余個。厚實展開地質作業服務村莊復興專項行動,在缺水區域找水打井70余眼,總涌水量5萬立方米/天,可滿足60萬人用水需求。
一起,發揮地質技能優勢,致力于防災、減災、救災,守護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建實建優省應急測繪保證中心、省防汛抗旱應急救援地質保證中心、省非煤礦山應急救援地質保證中心、省自然災害應急救援地質保證中心、省城市安全應急救援地質保證中心5支省級專業應急救援部隊和16支市級地質災害和突發環境事情應急救援部隊,搭建起以山東省為中心,輻射河北、河南、安徽、江蘇等周邊省區并可快速呼應全國其他省份“空天地一體化”應急救援勘察需求的部隊系統。自主研制的“山東省地質勘查安全應急辦理系統”已接入全省應急辦理公共視頻監控資源系統。聚集處理地質范疇重大科技問題,為保證國家動力資源安全、服務生態文明建造供給有力支撐。新增山東省數據敞開立異使用實驗室4個、院士作業站2個。
服務濟南泉流維護與軌道交通建造設立地下水位監測點109個
濟南軌道交通建造與保泉護泉調和共生一直是社會關注的熱點。省地礦局八〇一水文地質工程地質大隊黨委書記、隊長張云峰介紹,作為全省首支水文地質專業部隊,自1958年建隊至今,八〇一隊65年執守如一,一直奮戰在泉流維護最前哨。經過長期勘查作業,完結了濟南泉域第一張水文地質圖,編制了首部濟南泉域水文地質查詢報告,系統查明晰濟南泉域的水文地質條件、泉流成因和資源量,為泉流維護作業奠定了堅實基礎。一起,不斷強化泉流監測作業,設立地下水位監測點109個,累計構成自1958年以來最長序列的水位、水量、水質等基礎監測數據180余萬條,根本理清了趵突泉泉域的水文地質動態特征。建立了國內第一個泉域巖溶地下水數值模型,研制了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濟南泉流維護地下水監測平臺”,不斷提升泉流維護信息化智能化水平,首次提出“調蓄補源、采外補內、開源節流”三大保泉模式,繼續優化泉流維護全鏈條、全過程服務,當好新時代“泉保姆”,支撐趵突泉繼續噴涌20年。
既要保泉護泉,又要城市展開。張云峰說,八〇一隊全程服務城市重大工程建造,牽頭展開了濟南市軌道交通建造的前期查詢證明及線網布局優化,承當了濟南軌道交通悉數線路的泉流環境影響點評。系統展開了軌道交通規劃建造靈敏路段專項水文勘查、實驗、研究作業,立異提出了地下巖溶孔洞含水性快速勘探方法并精準界定其標準值,為進一步細化確認泉脈的空間結構供給了依據。此外,還深度參加軌道交通建造施工期水文地質技能服務,立異提出“富水地層基坑關閉降水原位回灌”和“泉域富水地層地下水滲流通道修正”兩項關鍵技能,將軌道交通建造對地下水的影響降到最低,目前已在濟南軌道交通4號線一期省體育中心站、千佛山站、山師東路站、泉城公園站等保泉要點車站以及6號線、7號線、9號線等30多個車站推廣使用,為泉流與軌道交通相融共生供給地質技能支撐。
國內首創黃河堤防工程蔭蔽致災因素應急處置技能系統
礦藏資源勘查開發事關國計民生和國家安全。省地礦局副局長劉祥元介紹,省地礦局作為山東地質作業的開拓者和主力軍,共發現各類礦藏147種,查明儲量居全國前10位的有75種,探明晰全國四分之一的黃金儲量,在膠東區域提交金礦資源3500余噸,使膠東區域成為國際第三大金礦區,發現了中國第一個具有工業價值的金剛石原生礦和最大的藍寶石礦,找到了一批大煤礦、大鐵礦、多金屬礦和非金屬礦。
地熱資源是一種儲量豐厚、散布廣泛、穩定可靠的可再生動力。省地礦局環境地質處(海洋地質處)處長康鳳新介紹,今年以來,省地礦局共展開各類地熱項目已達119個。近年來,圍繞地熱能勘探與開發,依托國家自然科學基金、中國地調局和山東省地質勘查項目,展開了全省地熱資源勘查點評與高效開發技能研制,在全省16市均發現了地熱田、打出了地熱井,完成了地熱找礦重大打破,共發現96個地熱田。
地質災害直接影響著人民群眾的生命財產安全。省地礦局二級巡視員趙正來介紹,在服務全省地災防治方面,上一年以來,省地礦局承當了全省第一次自然災害歸納風險普查作業,摸清了16個市136個區縣的自然災害風險底數和減災抗災才能水平,在全國率先完結了覆蓋“省—市—縣—城鎮—社區(村)—家(戶)”的省級歸納減災才能查詢數據庫。編寫的《突發地質災害應急測繪保證服務標準》等標準標準填補國內空白。黃河堤防工程蔭蔽致災因素應急處置技能系統為國內首創,該系統處理了堤防工程精準無損定位與快速修正的技能難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