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7日,踏著海浪的節拍,黃茅海跨海通道高欄港大橋一側橋墩,3600噸架梁起重船“大橋海鷗”將一片長15.5米、重250噸的鋼箱梁高雅提起,搭積木一般將其送上墩頂方位。黃茅海跨海通道高欄港大橋繼6月啟動上部結構施工后,橋面架梁作業進入攻堅期。
黃茅海跨海通道項目由廣東交通集團建設,共分8個標段施工,整個項目主要有黃茅海大橋和高欄港大橋這兩個控制性工程,5座纖腰獨柱式“小蠻腰”造型異形索塔,其中4座塔高254.7米,1座塔高264.5米,相當于90層樓的高度;黃茅海大橋跨徑2×720米,為國際在建最大跨徑的三塔公路斜拉橋。
黃茅海跨海通道項目T4合同段由中鐵大橋局承建,工程內容包含黃茅海大橋的東塔,高欄港大橋的西塔以及兩塔下面的主橋梁、兩塔之間的中引橋。據中鐵大橋局總工程師賈維君介紹,為了增強大橋道抗風性能,除了選用獨柱纖腰式主塔外,跨海通道橋面也選用了分離式鋼箱梁結構。“分離式鋼箱梁由兩幅鋼箱梁及橫向銜接箱組成,這種橋面結構從設計層面改變了橋面截面形式,增強了橋面的抗風性能,同時大大提高了成橋后行車的舒適性與安全性。”
鋼箱梁分為大橋主橋鋼箱梁和中引橋鋼箱梁,高欄港大橋和黃茅海大橋除首片梁以外,其他大都采取長15米、分量為370噸的節段,中引橋采取長77至123米、最重約1400噸的節段。在架起過程中,中引橋及兩座主橋墩頂塊利用3600噸架梁起重船“大橋海鷗”進行吊裝,其他節段采取2×250噸架梁機懸臂對稱架起。
每年的7月至9月是颶風高發期,高欄港大橋和黃茅海大橋這兩座主橋鋼箱梁沒有合龍,勁風暴雨將對“全漂浮”的大懸臂鋼梁結構造成沖擊。為了確保施工安全以及施工質量,項目在鋼梁懸臂端通過設置抗風暫時墩,作為暫時保護辦法,確保已架起鋼梁遭到颶風影響最小化。別的,針對已完成架起并同步掛設斜拉索的梁段,現場人員還將在鋼梁與塔間設置豎向、縱向、橫向三向錨固辦法,將鋼梁牢牢“鎖住”,確保颶風期鋼梁仍能“紋絲不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