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蒙古兆瓦級鐵—鉻液流電池儲能演示項目正常運轉
如何將大量電能進行綠色、安全貯存一直是世界難題。液流電池儲能是處理該難題的重要技能,能夠把大量電能貯存在電解液中,就像是巨型“充電寶”。
據國家電投集團內蒙古公司電力分公司總經理趙晉宇介紹,此次成功試運轉的兆瓦級鐵—鉻液流電池儲能演示項目,共安裝34臺我國自主研制的“容和一號”電池堆和4組儲罐組成的儲能系統,利用電解液中的鐵離子和鉻離子的化學特性,每次最多可貯存6000千瓦時電量。
趙晉宇說,該項目運轉平穩,目標參數正常,后續將并入局域電網。它對電能先貯存再釋放,可抑制電網的功率波動、輔佐電網調峰調頻,為大比例消納新動力、節能降碳發揮積極作用。
內蒙古兆瓦級鐵—鉻液流電池儲能演示項目正常運轉
鐵—鉻液流電池儲能是一種新型儲能應用技能,具有更高的安全性和經濟性,在用電低谷時可利用風能、太陽能等可再生動力為電池充電,在用電頂峰時再進行放電。此外,它也能合作火電、核電等動力供應,為電力系統提供調峰調頻等輔佐服務,進步電力系統的靈活性。
據了解,常見的液流電池有鋅—溴、鋅—鈰、鐵—鉻、多流和溴液等品種。鐵—鉻液流電池具有4個方面的優勢:一是安全性高,鐵-鉻液流電池的電解質溶液為水系溶液,不會發生爆炸;二是耐寒性好,與鋰電池不同,鐵-鉻液流電池在零下40到70度也能正常作業;三是循環壽數久,相較于鋰電池2000到3000次的充放電次數,鐵-鉻液流電池能夠達到10000次;四是電池成本低,電池的首要原材料為鐵和鉻,在自然界都非常豐富,制作成本低。它的缺點是能量密度只有鋰電池的1/20。兆瓦級鐵-鉻液流電池儲能項目的建成恰恰處理了能量密度低的難題,契合我國大規模、長期安全儲能需求,將對綠色動力轉型、動力安全保障、清潔動力高質量開展奠定堅實基礎。
新華網呼和浩特3月6日電(記者李云平)由國家電投集團內蒙古公司建設的我國首個兆瓦級鐵—鉻液流電池儲能演示項目日前在內蒙古通遼市成功試運轉,即將投入商業運用。該項目刷新了全球鐵—鉻液流電池儲能最大容量紀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