動力綠色開展是加速生態文明建造的重要內容。從中央到地方,連續出臺了多項行動計劃以及要點范疇范疇政策措施,建立直接或直接關乎光伏市場開展的機制。《十四五”可再生動力開展規劃》提出,大力提高光伏發電規劃,加速要害核心技能創新使用,鞏固提高新動力范疇全工業鏈競賽。
“十四五”期間,內蒙古、寧夏、山西、山東等地均提出光伏發電配備工業開展的詳細指標,另外天津、福建、廣東、陜西等地也均在區域工業規劃政策中對光伏發電配備工業的開展方向、建造要點等方面提出詳細部署。
2021年,我國光伏發電新增裝機54.88GW,其間分布式光伏新增29.28GW、占比打破50%;光伏發電量3259億千瓦時,同比增加25.1%。
當時,由于西北地區光照足夠,山地、戈壁灘眾多,光伏發電工業大多會集在此。但大型陸上光伏項目需要占用較多的土地面積和土地資源,海上光伏應運而生。
海上光伏電站分樁基固定式和漂浮式兩大類,一般情況下,若水深小于5m則選用打樁架高式裝置,水深5m以上能夠選用漂浮式裝置。
現階段的海上光伏仍以樁基式為主,但漂浮式電站的建造已獲得必定開展。近來,國家電投山東半島南3號海上風電場20兆瓦深遠海漂浮式光伏500千瓦實證項目成功發電,成為全球首個投用的深遠海風光同場漂浮式光伏實證項目。
沿海地區的經濟水平相對較高,電力消耗較大,而分布式光伏在沿海地區貢獻不足,海洋光伏變成了沿海省份要點開展的技能。樁基式海上光伏發電站一般固定在近海或灘涂地區,隨著發電量需求的不斷攀升,向更深海域進發成為光伏行業開展趨勢。
中長期來看,漂浮式海上光伏電站的使用規模更廣,有著杰出的開展前景。水光互補、農光互補、漁光互補……近些年來光伏憑借光能的廣泛分布和光伏發電的使用靈活性愈發頻繁地進行溝通,光伏跨界融合趨勢顯著。據業內人士測算,未來海上漂浮式光伏將與風電、草場結合,構成更為清潔的動力,助力雙碳目標的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