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知道改革開放前的1978年,四川水力發電裝機容量還只177.08萬千瓦,短短44年,翻了50倍左右。四川是怎么開展為我國水力發電榜首省的?
四川榜首座水電站誕生于瀘州。1921年瀘州人稅西恒放棄了國外的優厚待遇,滿懷報國熱情回到他的家鄉,受聘為川南道尹公署建設科長。
他與表兄彭玉富(曾留學日本學電機專業)一起設計了濟和水力發電廠的方案并向上呈報。戰亂頻繁的舊我國,缺少安穩的社會環境;修建水電站時還缺少水泥、鋼筋。但是稅西恒打破重重阻力,缺少“洋灰”、鋼筋就用糯米漿拌石灰砌條石替代鋼筋混凝土,建成一條支墩拱式攔水壩。電站的水坎、廠房和主機根底都是條石徹成的。
電站從1921年集資籌建,1923年開工,1925年2月建成,安裝一臺140千瓦德國西門子臥式機組,這便是四川最早的濟和水利發電站。
新我國成立前,全四川(包含重慶)總裝機量只有0.18萬千瓦,發電量0.19億千瓦時。沒有安穩的社會環境,四川水電開展步伐緩慢。四川水電大踏步開展是新我國成立之后的事。
1949年-1981年,在此期間四川建成的水電站中以映秀灣、漁子溪。
三座水電站為代表。1981年,四川全省水電裝機容量208.30萬千瓦,年發電量76.61億千瓦時。只用了與解放前幾乎相同的時間,水電裝機容量就翻了1157倍,發電量翻了403倍。
改革開放后,四川現已修建或方案修建的水電基地有金沙江、雅礱江和大渡河等。以金沙江水電基地為例,方案修建烏東德水電站(870萬千瓦)、白鶴灘水電站(初擬裝機容量1400萬千瓦)、溪洛渡水電站(1386萬千瓦)和向家壩水電站(640萬千瓦)四座世界級巨型梯級水電站,這四大水電站都由三峽集團公司負責開發和管理,規劃的總裝機容量為4296萬千瓦,年發電量為1843億千瓦時,規劃相當于兩個三峽電站。
跟著時間的推移,四川水力發電將不斷邁上新的臺階,四川方案到2025年底建成光伏、風電發電裝機容量各1000萬千瓦以上。雄關漫道真如鐵,四川水電事業的開展經歷百年,艱難困苦,終于蔚為大觀!調查古今都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