威海魏橋新式纖維綠色智能一體化改造項目——用工削減超80%
一排排巨大的紡織機器排列成一個巨型方陣,工人們嚴重有序地對設備進行裝置、調試。8月17日,威海魏橋新式纖維綠色智能一體化改造車間,項目已進入收尾階段。
在5.3萬平方米的廠房內,有190多臺世界最先進的智能紡紗設備、11萬個紗錠,每年能出產新式纖維1.1萬噸。項目負責人李中斌說,該項目估計9月底投產,到時這兒將成為名副其實的“黑燈工廠”。
李中斌告知記者,目前的紡紗車間每1萬紗錠需求70名工人負責,智能化改造把這個數字降到了10,“工人騎著電動代步車在車間里絡繹,每人持一臺平板電腦值班即可。主動出產、主動查驗、主動記錄、主動運送、主動包裝……全程不需求人工直接參與。”
用工削減超80%的一起,產品質量可追溯率卻高達100%。“以往,產品呈現問題,只能靠人工去排查,一個車間需求幾十名工人排查好幾天。智能化改造后,能完結產品追溯的準確定位,能夠直接找到出問題的紗錠。”李中斌說,出產線上裝置有多種智能配備和傳感器,實時在線監控出產狀況,并進行數據采集、實時傳送,繼而進行實時的主動剖析。任何一個數據超標,都會引發預警,技術人員可當即進行干涉。
智能體系不只實時監控著產品質量,也一起監控著能耗,完結本錢在線預算,使得能源利用率進步20%以上。除了節能,車間的噪音和粉塵也會大大降低。
在李中斌看來,綠色智能化改造是紡織業的一次技術革命,“這套體系運用了數字化、網絡化、智能化技術,一舉破解了用工多、出產功率低、產品質量不穩定等諸多難題。”
棗莊市瑞隆機械智能制作技改項目——從20小時到20分鐘
8月18日下午,在棗莊市瑞隆機械制作有限公司新建筑的車間內,一名工人操作按鍵,將一個重達100公斤的振動篩連接收放置在架子上,焊接機器人揮動著手臂,20分鐘后,連接收焊接結束,其表面潤滑平坦,簡直看不出焊接的痕跡。
而在曩昔,這項作業,一名熟練工人需求20個小時才干完結。“人工焊接準確度用毫米計量,現在則用絲米計量,作業功率和準確度都成倍進步。”公司副總經理李濤告知記者。
在該公司另一座新整修的車間里,一臺巨型激光切割機正將一大塊鋼板“吞”入腹中,工人隨后將圖紙輸進電腦,不到10分鐘的工夫,鋼板被裁剪成不同形狀的部件“吐”了出來。
李濤說,這是公司新上的型材智能化下料機。曩昔下料,工人要先用尺子、粉筆在板材上畫好線,然后再用氣切割,工序繁重功率低下,因為精度不行還極易呈現廢料。如今,智能化下料機代替了本來的切割機、鉆床下料,功率和精度大大提升。
瑞隆機械是一家集礦山配備、環保配備、電氣主動化研制、規劃、制作、出售、運營與服務為一體的國家高新技術企業。從去年開端,實施了總出資3.5億元的環保型成套配備智能制作技術改造項目。目前,公司擁有100余項專利,其間發明專利19項。
李濤告知記者,等明年技改項目悉數竣工后,瑞隆機械將面貌一新,變身數字化出產的才智工廠,產值和收入將完結翻番,達到年產500臺套、出售收入8億元。
巨野金牛車業智能制作工業園項目——多半作業量將由機器人完結
機聲隆隆,焊花閃耀,8月18日,時值正午,位于巨野縣新經濟工業園區的山東金牛車業有限公司才智冷鏈物流配備智能制作工業園項目施工現場一派繁忙景象。“工期緊、任務重,我們現在倒排工期、掛圖作戰,正按照時刻節點有序推動。”金牛車業項目負責人劉鴻垚說。
金牛車業項目出資10.8億元,今年1月開工建設。目前,項目的兩個3.6萬平方米高標準出產車間已建成竣工,正在進行電纜鋪設和設備裝置,科研樓、工作區正在趕緊施工,估計年底前完結投產。
“我們這個項目首要進行世界標準高端冷鏈物流配備的研制、出產與出售,并樹立大數據剖析中心,項目引進世界先進的智能出產線,出產環節80%作業量由智控機器人完結。”劉鴻垚介紹,項目投產后,可年產高端冷鏈物流配備10000臺,高標準冷鏈集裝箱4000臺,箱式冷藏運送車3000臺,年出售額達20億元,并將作為公司布局的南區與遼寧北區遙遙相對,輻射全國,打造山東省世界標準配備制作工業基地和國內重要的才智冷鏈智能制作工業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