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6日,工業和信息化部舉行“推動制作業高質量開展夯實實體經濟根基”新聞發布會,介紹黨的十八大以來,我國工業和信息化工作開展狀況。
我國擁有全球工業門類最齊全、工業體系最完整的制作業。在應對新冠肺炎疫情等外部沖擊過程中,我國31個大類、179個中類和609個小類的制作業集群構建已展現出體系齊備、配套完善、安排協作才能強的優勢。
工業和信息化部規劃司司長王偉表示,黨的十八大以來,我國制作業開展取得歷史性成就、產生歷史性變革,工業體系愈加健全,工業鏈愈加完整,實現量的穩步增加和質的顯著提高,歸納實力、立異力和競爭力邁上新臺階,為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敞開全面建造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征程奠定了愈加堅實的物質根底。
10年來,中國制作加速向中國發明跨進,大國重器亮點紛呈:“蛟龍”潛海、雙龍探極、C919試飛、“嫦娥”攬月、“斗極”組網、“九章”問世。與此同時,工業產品供給量質齊飛,智能手機、智能電視、節能冰箱、全自動洗衣機、變頻空調、汽車等中高端產品走進尋常百姓家,顯著改進了公民生活品質。
這些成就的取得與優化立異體系和強化企業立異主體位置密切相關。工業和信息化部運轉監測和諧局副局長王文遠介紹,2012年—2021年我國規劃以上高技能制作業增加值年均增加11.6%,遠高于同期工業增加值增速。
從立異投入看,我國制作業研制投入強度從2012年的0.85%增加到2021年的1.54%,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的均勻研制強度達到10.3%,570多家工業企業入圍全球研制投入2500強。
從立異體系看,工業和信息化部已布局建造23家國家制作業立異中心和國家地方共建制作業立異中心,支撐建造125個工業技能根底公共服務平臺,共性技能供給才能大幅提高。
工業和信息化部科技司副司長任愛光說:“10年來,從根底資料、根底軟硬件到嚴重配備、嚴重工程,我國制作業中心競爭力逐步增強。載人航天、高鐵配備、斗極導航等一批標志性成果有力支撐國家嚴重戰略,新一代信息技能、綠色低碳等為代表的戰略性新興工業技能立異日益加速,‘并跑’‘領跑’領域加速涌現,工業科技立異水平和才能邁上新臺階,引領中國制作業開展實現歷史性跨過。”
談及制作業轉型晉級成果,工業和信息化部規劃司副司長姚珺介紹,我國已建成700多個數字化車間/數字工廠,施行305個智能制作試點示范項目和420個新模式使用項目,培育6000多家體系解決方案供貨商。環繞工業互聯網立異開展工程,建成5大標識解析國家尖端節點和183個二級節點,施行381個試點示范項目,構成系列典型使用場景和解決方案,開始建成國家、省、企業三級協同的工業互聯網安全技能監測服務體系。科技日報作者:記者劉艷
標簽:
制作業
(免費聲明:
1、本網站中的文章(包含轉貼文章)的版權僅歸原作者一切,若作者有版權聲明的或文章從其它網站轉載而順便有原一切站的版權聲明者,其版權歸屬以順便聲明為準。
2、本網站轉載于網絡的資訊內容及文章,咱們會盡或許注明出處,但不排除來源不明的狀況。如果您覺得侵犯了您的權益,請通知咱們更正。若未聲明,則視為默許。由此而導致的任何法令爭議和后果,本站不承當任何職責。
3、本網站所轉載的資訊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的觀念,與本網站立場無關。
4、如有問題可聯絡導航網編輯部,電話:010-88376188,電子郵件:bianjibu@okcis.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