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風口上的鋰電工業,猶如一塊“磁石”源源不斷招引各地爭相進入這條熾熱的工業賽道。商場不愁、銷路不愁,似乎只需成功擠進賽道就能賺一把。可是,這只是光鮮的一面。
記者在四川江安經濟開發區調研時發現,面對物流阻滯、供給鏈不暢、工業鏈上下流產品價格集體飆漲等問題,光鮮背后,也有企業或重或輕“跌倒”,而構建彼此依存聯系的工業生態“朋友圈”,成為園區內穩工業的關鍵之一。
一串“葡萄形”的工業聯系圖
今年3月,因國內疫情多點爆發,天宜鋰業從澳大利亞和巴西進口的一船鋰礦被逼在沿海港口停留10多天。企業不得不向貨運船舶額外支付超百萬元的滯期費。
船舶進不來也就出不去,海外客戶的訂單只能延期交給,本錢又多了一筆。張祥說,幸虧倉庫做了質料儲藏,否則連正常出產都會有影響。
各種額外本錢疊加,各種危險并存,但天宜鋰業上一年仍完結24億元產量。今年,該公司定下產量方針為100億元。
定下這個方針的底氣是什么?在該公司門前放置的展板上,一串“葡萄形”的循環經濟圖引起記者的重視:在四川時代和海豐和銳兩家龍頭企業周邊,分別串聯起鋰電循環工業、氯堿化工循環工業兩大鏈條。這兩條工業之間,又一起在鋰電池這一環節上彼此形成一個更大的工業生態圈,10多家企業就像一個個葡萄緊實地串聯在一起,交織成一張完整的工業聯系網——
海豐和銳是一家出產氯堿化工及精密化工產品的企業,其出產過程中產生的氯氣,用于另一家企業出產鈦白粉。而第三家企業出產的鹽水和工業渣,又返給海豐和銳出產水泥等。
“氫氧化鈉是氫氧化鋰的根本資料,咱們的出產要用到海豐和銳的部分產品。”張祥說,正是看中了這條完整的工業鏈,具有穩定充足的供給,天宜鋰業才加快上馬新項目。一起,在這里又延伸出了鋰電循環工業。
對此,海風和銳一位負責人表示,盡管短時間內疫情對氯堿化工產品出口有影響,但由于下流需求大,所以利潤較為可觀。“園區內鋰電工業的開展,對咱們的產品有明顯拉動作用。”
一份“陣痛”后的加快融入方案
沖進高速奔馳的鋰電工業賽道,并不是每一位“選手”都能沖在最前面。跑得慢,就有被篩選的危險。
從天宜鋰業出發,不到10分鐘車程,就到主打出產鋰電三元正極資料前驅體的宜賓光原鋰電資料有限公司。上一年,該公司產量達8億元,但今年前5月,該公司卻因上游的鋰鹽質料價格暴升幾十倍,讓企業出產的鋰電三元正極資料前驅體產品被逼抬高價格。而抬高價格,直接導致公司訂單下降50%。
“公司出售的產品沒有進入園區內的鋰電循環工業供給網中,下流客戶首要集中在江浙一帶,由于沒有‘水漲船高’這種安定的上下流供給鏈聯系,當遇到疫情和本錢上漲等各種超預期因素情況下,訂單就很容易丟失。”該公司總經理辦公室主任牟嗣川坦言。
通過這一波沖擊,宜賓光原公司有了新方案:在目前1萬噸年產量基礎上,下一年將產能擴到2.5萬噸,通過擴展規劃,爭取進入園區的鋰電產品供給網中。
在牟嗣川看來,過去沒進入供給系統一個重要原因便是本身體量小,下流相關供給商瞧不上。“咱們要通過進步規劃擴展商場占有率,也期望園區能引入上游的硫酸鹽出產企業到公司鄰近建廠,進一步完善工業鏈,最大程度降低物流本錢。”
江安經開區作為宜賓鋰電工業集群項目的承載地,過去一年多來已有13家企業落地,總投資超越200億元,而今年重點在談項目有20個,總投資超越500億元。“怎么把手中這副好牌打好,在當時復雜開展環境下更是一種考驗。”該區管委會副主任劉平說。
目前,園區已設立“前線指揮部”制度、“一個項目、一名領導、一個專班、一套方案、一抓到底”盯梢推動機制等,緊緊圍繞主打工業引入相關項目,確保項目全環節管理、全流程增效。一起,為全力破除項目落地要素瓶頸,在用地和環保等指標方面,既積極爭取融資力度,又大力實施增減掛鉤,處理項目用地需求。一起,組建安全環保專家庫,定時為企業供給免費“體檢”,有力保證項目快速平穩落地。
“今年前6月,園區內鋰電工業總產量預計達75.2億元,同比增長723.1%。”劉平說。(來源:新華網記者陳碧紅文露敏)
標簽:
鋰電工業
(免費聲明:
1、本網站中的文章(包含轉貼文章)的版權僅歸原作者一切,若作者有版權聲明的或文章從其它網站轉載而順便有原一切站的版權聲明者,其版權歸屬以順便聲明為準。
2、本網站轉載于網絡的資訊內容及文章,咱們會盡可能注明出處,但不排除來源不明的情況。如果您覺得侵犯了您的權益,請告訴咱們更正。若未聲明,則視為默許。由此而導致的任何法令爭議和結果,本站不承當任何責任。
3、本網站所轉載的資訊內容,僅代表作者自己的觀點,與本網站態度無關。
4、如有問題可聯系導航網編輯部,電話:010-88376188,電子郵件:bianjibu@okcis.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