渝東北三峽庫區,一列高鐵于群山翠峰間以每小時300多公里的速度穿行而過。近日,我國“八縱八橫”高鐵網的重要組成部分——鄭渝高鐵全線注冊運營。鄭渝高鐵重慶段正線全長180多公里,地道占比92%,橋隧比超98%,因此也被稱為“地鐵式”高鐵。
地勢地貌復雜、工程地質復雜,要確保盛滿水的杯子在這輛“地鐵式”高鐵上滴水不灑,對軌跡線路的平順性和穩定性有著更為嚴厲的要求,其軌跡精調作業也更為艱巨。
所謂精調,是對包含軌距、軌距改變率、水平、三角坑、左高低、右高低、左軌向、右軌向等8項目標進行的極其精密的調整。“各項目標的偏差值需控制在0.2毫米之內,這大約是兩張A4紙的厚度。”我國鐵路成都局集團有限公司重慶工電段奉節歸納修理車間主任吳軍說。
高橋隧比給精調作業帶來很大的難度,地道內粉塵大、空氣流通差,吃飯、歇息均需在里面解決。“最長的地道近19公里,那時候沒有軌跡車,進去就不能出來。天還沒亮進入地道,最長作業時間16個小時,整日見不到太陽。”吳軍說,從萬州到巴東北共有7段線路坡度為千分之三十的區段,精調作業難上加難。
重慶工電段現場技術負責人吳軍正在給作業人員進行技術交底,叮嚀安全注意事項。(我國鐵路成都局集團有限公司重慶工電段供圖)
時間緊、任務重,這樣的作業狀態,吳軍最久的一次持續了2個多月。“曾經我是單眼皮,現在干成了雙眼皮,累的。”吳軍笑著說。
去年8月,吳軍的搭檔趙云川在地道中度過了44歲生日。借著手電筒的微光,伴隨著隊友們的祝福,一杯水、一盒飯,生日就算過了。當天,趙云川在朋友圈寫道:“洞中過生日,這么多兄弟陪我。”像他們一樣奮戰在軌跡精調一線的鐵路人還有200多名。
鄭渝高鐵重慶段雙線軌跡全長360余公里,有60萬根軌枕、121.5萬余塊墊板、243萬個軌距擋板。為了將軌跡各項尺度偏差值控制在0.2毫米以內,這群“工務硬漢”歷時11個月300多個日夜,對每塊墊板、每寸鋼軌的幾何尺度進行“精雕細琢”。
重慶工電段精調人員在地道內吃午飯。(我國鐵路成都局集團有限公司重慶工電段供圖)
“每名職工起碼把雙線軌跡走了兩遍,有的地道甚至能走七八遍,真的是用腳步丈量出來的。”吳軍說道。
“鄭渝高鐵是我國‘八縱八橫’高鐵網的重要組成部分,確保它的正常、安全運行,很有含義,成就感十足。”吳軍說,現在這條高鐵通了,咱們依然要高規范、規范化作業,確保作業質量,確保高鐵的安全可靠。(來源:新華社記者朱高祥、王宇軒、李曉婷)
標簽:
鄭渝高鐵
(免費聲明:
1、本網站中的文章(包含轉貼文章)的版權僅歸原作者所有,若作者有版權聲明的或文章從其它網站轉載而附帶有原所有站的版權聲明者,其版權歸屬以附帶聲明為準。
2、本網站轉載于網絡的資訊內容及文章,咱們會盡或許注明出處,但不掃除來源不明的狀況。如果您覺得侵犯了您的權益,請通知咱們更正。若未聲明,則視為默許。由此而導致的任何法令爭議和結果,本站不承擔任何責任。
3、本網站所轉載的資訊內容,僅代表作者自己的觀點,與本網站立場無關。
4、如有問題可聯系導航網編輯部,電話:010-88376188,電子郵件:bianjibu@okcis.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