繼2020年取得國家優質工程獎后,西安地鐵4號線工程再次斬獲國家級工程獎項——第十九屆中國土木工程詹天佑獎。記者了解到,中國土木工程詹天佑獎是我國土木工程領域科技立異最高榮譽獎,是以贊譽獎賞科技立異與新技能使用成績顯著的土木工程建造項目為宗旨的科技獎賞項目,被業界視為建筑界的“奧斯卡”獎,含金量不言而喻。
作為一條南北向骨干線,西安地鐵4號線連接西安火車站、北客站、機場城際等大型歸納交通紐帶;線路全長35.2km,均為地下線路,設29座車站,其中11座為換乘站,總投資238.22億元,2014年7月16日開工,2018年11月29日竣工檢驗。“建造中,咱們堅定信心攻堅克難,穩中求進開拓立異。選線方面,地鐵4號線與城市九宮格規劃高度融合,穿越古城,連通新區,聯接紐帶,客流效益顯著。”楊曉強介紹說,乘坐地鐵4號線,能夠發現該線路繞大雁塔、穿古城墻、臨大明宮,沿途還觸及大慈恩寺、董仲舒墓等五處國家級文物……當西安地鐵與歷史文物“同框”,為了維護文物資源不受影響,市軌道集團首次提出了一整套地鐵工程與文物遺址“近而不進”的調和發展理念與辦法。“近”是指地鐵車站等挨近文物,便于乘客觀賞文物,“不進”則是指線路不下穿文物;并立異研發了古建筑振蕩控制關鍵技能,獲陜西省科學技能進步一等獎。
隨著地鐵建造按下“加快鍵”,軌道施工工藝持續升級。值得一提的是,針對該線路13次穿越地裂縫,建造者們立異了地鐵“騎縫”設置模式及防水技能,完成了“分段處理、預留凈空、柔性接頭、特殊防水”的設防理念,確保線路運營安全。
在地鐵4號線車站設計方面,創造了西安火車站站分離島式-先隧后站、多網融合的車站一體化設計計劃。“為躲避大明宮遺址,結合西安火車站改造,車站斜向設置于國鐵咽喉區正下方,與國鐵紐帶選用一體化設計,選用分離島式-先隧后站計劃,完成同層換乘,地鐵與國鐵換乘選用專用單向路徑,與國鐵快速進站廳無縫聯接。”楊曉強介紹道,地鐵4號線車站創始以“絲路長安”為主題的裝修設計理念,選用橫向連廊組合,六合墻空間一體化表現手法,為市民游客展現了漢唐盛世和現代文明。
據悉,西安地鐵4號線工程取得國家優質工程獎1項、陜西省科學技能進步一等獎在內的省部級科技進步獎13項,從西安走出去的軌道交通立異技能已在多個城市地鐵建造中推廣使用。(來源:西安日報記者郭沛然)
標簽:
地鐵軌道
(免費聲明:
1、本網站中的文章(包含轉貼文章)的版權僅歸原作者所有,若作者有版權聲明的或文章從其它網站轉載而順便有原所有站的版權聲明者,其版權歸屬以順便聲明為準。
2、本網站轉載于網絡的資訊內容及文章,咱們會盡或許注明出處,但不掃除來源不明的情況。如果您覺得侵犯了您的權益,請告訴咱們更正。若未聲明,則視為默許。由此而導致的任何法令爭議和結果,本站不承當任何職責。
3、本網站所轉載的資訊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的觀點,與本網站態度無關。
4、如有問題可聯系導航網編輯部,電話:010-88376188,電子郵件:bianjibu@okcis.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