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經濟社會發展各領域中,生態環境保護的重要性日益凸顯,加大生態環境保護力度,以良好的生態環境為高質量發展創造條件,已經成為社會共識。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開展了一系列根本性、開創性、長遠性工作,污染治理力度之大、制度出臺頻度之密、監管執法尺度之嚴、環境質量改善速度之快前所未有,“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已經深入人心。
當前,我國發展的外部環境更趨復雜嚴峻和不確定,無論是做強經濟基礎、推動高質量發展,還是更好滿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統籌發展和安全,都必須把保護生態環境擺在更加突出的位置,進一步凸顯生態文明建設在經濟社會發展全局中的基礎性、戰略性地位,進一步增強生態文明建設對高質量發展、可持續發展的支撐作用。對此,各地各部門不僅要有清醒的認識,而且要將這一要求貫徹落實到生態環境保護的實際工作中去。堅持不懈保護生態環境,推動生態文明建設,已經成為我們準確把握新發展階段、深入貫徹新發展理念、加快構建新發展格局的必然要求。
現實地看,我國生態環境保護依然任重道遠。面向未來,如何將生態環境保護放在統籌“兩個大局”中來考量,如何在經濟、社會、文化、生態等領域都充分體現“高質量”和“可持續”要求,如何使生態文明建設更好適應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的發展大勢,如何既實現經濟、科技等領域的現代化,又實現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現代化,實現生態效益和經濟社會效益相統一,走出一條生態優先、綠色發展的新路子,是我們需要回答的時代課題。
一方面,要在加快推動綠色低碳發展、持續改善環境質量、提升生態系統質量和穩定性、全面提高資源利用效率等方面切實發力,安排好生產空間、生活空間、生態空間,不斷完善生態文明領域統籌協調機制,構建生態文明體系。另一方面,要牢牢把握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新機遇,在生態文明建設中更好把握數字化、網絡化、智能化方向,站在統籌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戰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變局的高度,充分發揮我國擁有海量數據和豐富應用場景的優勢,切實發揮數字技術對生態環境保護的放大、疊加、倍增作用。
方向和目標已經明確,今后一個時期,需高度重視在生態環境保護的進程中用好數字技術,尤其是要找到利用數字技術推動生態環境保護的契合點與發力點,在實踐中將數字技術的作用切實發揮出來。具體來看,需在以下幾個方面發力:
一是積極建設生態環境治理數字化平臺,推進生態文明建設領域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重點是要依托大數據技術和數字化集成平臺,實現空氣、水、土壤等方面的生態環境指標實時動態監測,做好人類行為與自然現象的生態風險監測評估,實現“空天地人”一體化的動態監測與調控。同時,依托區塊鏈、云計算技術,推動生態資產區塊化開發,推動旅游產業、環境產業、生態領域的新興技術產業、健康產業、養生休閑產業發展。還要用好虛擬現實和增強現實技術,構建“云—管—端”協同促進的產業信息鏈生態。
二是建立生態資產數據庫,推動生態環境價值評估、生態價值補償和生態產品交易的數字化。可考慮利用大數據、區塊鏈、云計算技術,建立生態資產數字臺賬,摸清生態資產家底,探索構建生態資產價值評估模型。與此同時,建議探索建立數字化生態補償機制,建立多層次的智能化生態補償平臺。此外,還需在建立健全生態產品交易機制等方面下功夫,把生態保護補償、生態損害賠償、生態產品市場交易機制等有機結合起來,協同發力。
三是構建生態資產價值核算體系,以生態系統生產總值(GEP)核算體系管理生態資產。在實踐中,一些地方通過對生態產品經濟價值的量化評估,利用數字化核算系統,提供了可供交易和融資的參考依據,相關經驗值得總結和借鑒。還要看到,生態系統生產總值核算體系同樣能為實施綠色發展財政獎補、生態補償資金分配等提供精準的數據支持。
四是積極建設生態文明信用體系,構建涉及生態資產管理、生態環境整治、社會綠色低碳行為的信用系統,推進生態文明信用體系建設數字化、智能化。可考慮搭建生態文明信用數字化動態管理平臺,以此加強引導,加快形成綠色生產方式和生活方式。
此外,需高度重視數字技術在推動發展方式綠色轉型方面的巨大作用,積極推動數字經濟與綠色經濟深度融合。比如,深刻研判數字產業化和產業數字化的發展趨勢,探索壯大節能環保、清潔生產、清潔能源、生態環境、基礎設施綠色升級、綠色服務等產業的現實路徑;構建市場導向的綠色技術創新體系,實施綠色技術創新攻關行動,開展重點行業和重點產品資源效率對標提升行動,充分發揮數字技術的重要作用;等等。
(來源:經濟日報作者分別為貴州大學黨委書記、貴州基層社會治理創新高端智庫常務副主任)
標簽:
數字技術 生態環境保護
(免費聲明:
1、本網站中的文章(包括轉貼文章)的版權僅歸原作者所有,若作者有版權聲明的或文章從其它網站轉載而附帶有原所有站的版權聲明者,其版權歸屬以附帶聲明為準。
2、本網站轉載于網絡的資訊內容及文章,我們會盡可能注明出處,但不排除來源不明的情況。如果您覺得侵犯了您的權益,請通知我們更正。若未聲明,則視為默許。由此而導致的任何法律爭議和后果,本站不承擔任何責任。
3、本網站所轉載的資訊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的觀點,與本網站立場無關。
4、如有問題可聯系導航網編輯部,電話:010-88376188,電子郵件:bianjibu@okcis.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