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北京5月28日電題:1萬臺“礦機”一個月能“吃”4500萬度電!挖的是“幣”還是“坑”?
新華社記者
看似高大上的“大數據中心”,實則為虛擬錢銀“礦場”,能耗“無底洞”。
近年來,虛擬錢銀風生水起,引得不少人趨之若鶩。比特幣等虛擬錢銀沒有什物,由計算機生成的一串串雜亂代碼組成,需求根據算法經過計算機運算取得,俗稱“挖礦”。用于挖礦的“礦機”一般功率較大,需求消耗很多電力。
“礦場”終究長啥樣?挖礦終究多耗電?
近來,記者造訪了西部某省一家從事“數據業務”的企業。現場偌大的廠房內部用白色隔板分出約30間機房,每間機房的金屬架上擺滿了閃爍著彩光的服務器,雜亂無章的電線與插線板上蓋著厚厚的塵埃。廠房里沒有什么工人,只聽見電扇的轟鳴聲。
“這些都是目前挖礦專用的干流品牌機型,應該就是一個‘礦場’。”一名同行的業內人士告知記者。
記者多方了解到,這家企業2020年全年交稅僅25萬元,但月均耗電量卻高達2500萬度!今年前4個月,交稅僅9萬元,但月均耗電量高達4500萬度,折算能耗約為1.5萬噸標煤。
“在咱們這兒,這個能耗相當于大型乳品企業10條液態奶生產線的能耗總量。”一位當地人士告知記者。
劍橋大學代替金融研究中心的研究顯現,到2021年5月10日,全球比特幣挖礦的年耗電量大約是149.37太瓦時(1太瓦時為10億度電),這一數字現已超越馬來西亞、烏克蘭、瑞典的耗電量,非常接近耗電排名第25名的越南。
龐大的電費支出讓“礦主”們好像“留鳥”一般,哪里電費廉價就把“礦場”搬到哪里去。
一名“礦主”告知記者,冬季他們一般在內蒙古、新疆等地用火電挖礦,一度電0.3元左右。到了春天,就連續經過貨車將“礦機”運到川西區域,利用豐水期廉價的水電“挖礦”。假如和小水電站談妥價格,電價能夠每度0.2元左右。
因而,我國虛擬錢銀“礦場”大多散布在電力資源足夠而電費廉價的區域,例如火電資源足夠的新疆、內蒙古和水電資源足夠的四川、云南。
虛擬錢銀挖礦的高能耗,現已引起了地方政府的高度警惕。例如內蒙古自治區今年以來采取多項政策辦法清退虛擬錢銀挖礦項目,到4月底已關停清退35家挖礦企業。經初步統計,清退這35家挖礦企業可年節電52億度,折合超160萬噸標準煤。
“近期看到當地出臺打擊虛擬錢銀挖礦的一些辦法后,咱們正在抓住清理。”記者造訪的那家企業的負責人表示,最高峰時廠房里有2萬多臺服務器。今年2月以來,一些服務器已連續搬走了,現在約剩1萬臺。
整治力度不斷加大。5月21日,國務院金融穩定發展委員會召開了第五十一次會議。會議明確提出,打擊比特幣挖礦和買賣行為。這是金融委首次關于比特幣公開發聲,直言“打擊”,情緒明顯有力。
“這兩天,周圍有不少‘礦主’已考慮關停‘礦場’或轉移到海外了。”一名“幣圈”人士告知記者,他們預備漂洋過海,將“礦場”搬到俄羅斯、芬蘭、加拿大等當地答應且電力過剩的國家。
要把電用在促進經濟發展的“刀刃”上。專家建議,電力資源充分的區域能夠樹立市場準入、互聯網企業用電大戶監測、互聯網反常流量監測等多維度常態化監測系統,加強源頭把控。(記者:劉開雄、吳雨、張云龍、朱文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