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body id="6nmct"></tbody><tbody id="6nmct"></tbody>

<progress id="6nmct"><bdo id="6nmct"><dfn id="6nmct"></dfn></bdo></progress>
  • <samp id="6nmct"><ins id="6nmct"><ruby id="6nmct"></ruby></ins></samp>

  • <samp id="6nmct"></samp>
    1. <progress id="6nmct"><bdo id="6nmct"></bdo></progress>

      資訊頻道
      下載手機APP
      當前位置: 首頁 ? 資訊頻道 ? 行業資訊 ? 正文

      超百億碳匯市場規模,對標國際規則,海南將建設清潔能源島

      來源:全球起重機械網??人氣:194
      |
      |
      |
         本文來源:時代財經 作者:楊政

        “碳達峰”“碳中和”成為時下刷屏熱詞。

        在這個大背景下,海南省不斷推進自貿港生態環境保護和國家生態文明試驗區建設。2020年,海南省PM2.5濃度均值為13微克/立方米,為有記錄以來的最好水平,首次達到國家一級標準。

        6月10日,備受關注的《中華人民共和國海南自由貿易港法》經十三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二十九次會議順利表決通過,頒布實施。其中,海南自貿港法在第一章的第五條就提出"海南自由貿易港實行最嚴格的生態環境保護制度,堅持生態優先、綠色發展,創新生態文明體制機制,建設國家生態文明試驗區。"

        生態環境保護作為專章寫入海南自由貿易港法中,足以證明生態環境的保護對海南自貿港建設的重要性。海南第三產業占比超過60%以上,面臨哪些機遇?海南人均收入偏低,人口總量不大,是否有利于新能源產業的發展?如何激勵國內外新能源企業在海南聚集?針對以上問題,時代財經特邀中國(海南)改革發展研究院副院長、企業研究咨詢中心主任楊政談一下海南實現“雙碳目標”的機遇、挑戰與路徑建議。




        [這是圖說]

        以下為正文:

        海南實現“雙碳目標”的機遇、挑戰與路徑建議

        根據國際能源署發布的《2019 年全球二氧化碳排放情況》,2019年全球碳排放總量341.69億噸,中國排放量98.26億噸,占比約29%,位居全球首位。2020年,中國碳排放大約是100億噸,分別是美國和歐盟的2倍和3倍。

        2021,中國主動承諾“力爭2030年前碳達峰、2060年前實現碳中和”的目標(以下簡稱“雙碳目標”)。當前,已有19個省(市)在2021年政府工作報告中明確提出制定“碳排放、碳達峰、碳中和”行動方案。海南全島建設自由貿易港,作為國家生態文明示范區,應在低碳發展上探索出一條特色道路,在實現“雙碳目標”上先行先試。

        一、海南面臨的機遇

        1、海南是國家生態文明試驗區,低碳發展是“題中之意”。

        2018年4月13日,《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支持海南全面深化改革開放的指導意見》發布,明確海南“三區一中心”的國家生態文明試驗區的戰略定位,并提出了完善生態文明制度體系、構建國土空間開發保護制度、推動形成綠色生產生活方式三大重點任務。

        2020年6月1日印發《海南自由貿易港建設總體方案》,再次對海南生態環境保護和生態文明建設作出了部署,提出創新生態文明體制機制。深入推進國家生態文明試驗區(海南)建設,全面建立資源高效利用制度,健全自然資源產權制度和有償使用制度。健全自然保護地內自然資源資產特許經營權等制度,探索生態產品價值實現機制等。

        2、海南具備較為豐富的“綠色碳匯”和“藍色碳匯”資源。

        基于生態系統的碳匯可以分為森林碳匯、濕地碳匯和海洋碳匯等不同模式。2020年,海南全省森林面積3193萬畝,森林覆蓋率達61.9%,森林蓄積量1.53億立方米,人均15.3立方米。海南森林覆蓋率和人均森林積蓄量在全國排名靠前,可為海南創造較為豐富的“綠色碳匯”經濟價值。

        海南管轄著200萬平方公里的海域面積,占我國領海面積的42.5%。海洋是地球上最大的“碳庫”,儲碳量是陸地的20倍、大氣的50倍。人類活動釋放的二氧化碳約1/3被海洋吸收。從全球來看,海洋系統與大氣系統的碳交換每年能夠達到 740 億噸。海南管轄200萬平方公里的海洋面積,每年碳交換能達到4億噸,按2020年國內每噸均價30元計算,每年有超過百億元的潛在“藍色碳匯”經濟價值。如果在海上建設風能和太陽能設施,碳匯價值將進一步提升。

        3、海南經濟發展以現代服務業為主導、高碳排放企業不多,具備率先實現“雙碳目標”的基礎。

        2020年,盡管受到新冠肺炎疫情沖擊,海南第三產業(服務業)增加值比上年增長5.7%,對整體經濟增長的貢獻作用達到95.8%。現代服務業具有知識密集、附加值高、資源消耗少等特點,對海南打造清潔能源島、低碳環保島有極大的促進作用。

        根據生態環保部《關于加強企業溫室氣體排放報告管理相關工作的通知》,首批納入碳排放的企業范圍包括發電、石化、化工、建材、鋼鐵、有色、造紙、航空八類重點排放行業,門檻為年溫室氣體排放量達 2.6 萬噸二氧化碳當量(綜合能源消費量約 1 萬噸標準煤)。海南只有為數不多的火力發電、大型石油化、造紙和航空企業能達到這個門檻。2020年,海南油氣產業全產業鏈全年實現1055億元,產生的溫室氣體排放主要包括二氧化碳與甲烷兩類。2019年,海南汽車保有量150萬輛,2030年全島禁售燃油車,新能源車滲透率有望提升至50%,對于節能減排有較大的促進作用。

        4、海南建設自由貿易港,對標世界最高水平開放形態,具有較大的政策優勢。

        《海南自由貿易港建設總體方案》提出,“海南要對標國際高水平經貿規則,建立與高水平自由貿易港相適應的政策制度體系。” 海南自由貿易港要在規則等制度型開放上探索出一條可行路徑,就必須對接國際規則、融入國際規則。

        歐盟早在2005年就建立了碳市場,是世界上最大的碳排放交易市場,該碳交易市場所涵蓋的行業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占歐盟企業的一半。2020年,歐盟開始執行每公里95克二氧化碳的乘用車排放標準。達不到要求,超標1克按實際銷售量罰款95歐元。對于燃油車車企來說,有較大的擠出效應,但對于新能源車企,有較大促進作用。特斯拉2020年財報顯示,得益于美國的“碳排放積分制度”,首次實現年度盈利,其中15.8億美元收入就來自碳交易。海南2030年前全島禁售燃油車,對標國際標準,建立碳匯和碳排放積分制,有利于吸引國內外清潔能源、新能源車研發制造企業聚集海南。

        二、海南面臨的挑戰

        1、海南單位GDP能源利用效率不高。

        2020年,我國單位GDP電耗為793.28千瓦時/萬元。北京市單位GDP電耗最低,為315.77千瓦時/萬元;寧夏最高,達2647.59千瓦時/萬元。海南單位GDP能耗654.33千瓦時/萬元,全國排名(從低到高)第16位。雖然海南單位GDP能耗低于全國平均水平,但考慮到海南第三產業占比超過60%以上,第二產業占比不到20%,海南的單位GDP能耗利用效率還有較大提升空間。

        2、海南火力發電占比較大,能源結構不合理。

        2019年,海南省發電量為318.8億千瓦時,相比2018年增長了16.9億千瓦時。從發電結構來看,2019年海南省火力發電量為209.8億千瓦時,占比65.81%;水力發電量為5.7億千瓦時,占比1.79%;風力發電量為4億千瓦時,占比1.25%;核能發電量為97.2億千瓦時,占比30.49%;太陽能發電量為2.16億千瓦時,占比0.68%。海南火力發電量占比過高,清潔能源占比較低,“十四五”降碳面臨較大的挑戰。

        2、海南推行光伏和風電等清潔能源的土地空間、市場空間有限。

        海南陸地空間有限,陸地面積只有3.54萬平方公里,80%的土地為農地,工業廠房屋頂面積不大,可供安裝光能、風能等基礎設施的空間有限。海南省內市場空間不大、消費能力不足,2020年海南城鄉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7904元,僅為全國平均水平的86.69%,海南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1974.63億元,人均消費品零售總額剛突破2萬元,相當于全國平均水平的71.42%。海南人均收入偏低,人口總量不大,導致海南總體市場容量不大,引進節能環保產業較為困難。

        3、海南工業和科技基礎薄弱,在清潔能源、節能環保上缺乏技術優勢。

        2019年,海南第二產業增加值1099.03億元,占GDP比重為20.7%,第二產中工業增加值只有588.71億元,占GDP比重僅為11.1%,遠低于全國平均水平。2019年,海南高級技能人才占比不到1.5%,每萬人有效發明專利量為3.5件,遠低于全國14.3件的平均水平;高新技術企業838家,全國排名27位。海南在清潔能源、節能環保領域的技術積累和人才積累不足,缺乏全國領先的核心技術和應用案例,成為推動海南低碳轉型的重要挑戰之一。

        三、發展路徑建議

        1、依托海南自貿港政策和區位優勢,集聚清潔能源、節能環保領域的高端生產要素,打造人才技術和產業高地。

        海南建設自由貿易港,通過人員進出自由、數據安全有序流動,保護知識產權、提升知識產權交易中心的國際化水平,通過定向招商+精準支持,吸引國內外領先的清潔能源、節能環保研發機構、生產企業落戶海南。加大政府研發投入,吸引森林碳匯、海洋碳匯的研發機構落地海南,開展森林碳匯和海洋碳匯形成機制和交易機制的重大課題攻關。對接歐美及“一帶一路”沿線國家,推出清潔能源、節能環保知識產權注冊“快捷綠色通道”,在海南試點建設自貿港專利審查高速路(PPH),將海南打造為國外知識產權進入中國的重要窗口,有利于吸引國際高端要素在海南聚集。

        2、發揮“碳匯交易”和“碳排放積分”市場機制作用,吸引國內外產業聚集。

        學習國際先進碳匯交易體系和標準,試點出臺適用于海南的“碳匯”交易制度。碳排放配額發放可按照“存量免費、增量收費”的原則,即存量碳排放產能免費發放配額,新增產能的碳排放按照一定比例和價格,發放有償配額,企業根據需要在碳匯市場購買。這樣既可以不增加原來企業的成本,防止企業產生抵觸情緒,又能控制碳排放較快增長,鼓勵企業新增產能使用節能減排工藝。

        在交通運輸領域,逐步實施“碳排放積分制”。無法達標的汽車制造商和運輸企業,向新能源車生產和運營企業購買一定碳排放積分彌補差額,從而實現用經濟手段激勵國內外新能源企業在海南聚集。

        3、大力發展綠色金融支持實體發展,打造區域性國際碳匯交易市場。

        在海南開展綠色金融改革創新試點,申請成為綠色金融試驗區。發展綠色信貸,建立符合綠色產業和項目特點的信貸管理與監管考核制度,支持銀行業金融機構加大對綠色企業和項目的信貸支持。鼓勵開展集體林權抵押、環保技術知識產權質押融資業務,探索開展排污權和節能環保、清潔生產、清潔能源企業的收費權質押融資創新業務,推動綠色資產證券化。建立完善排污權、碳排放權等環境權益的交易制度。依托海南面向兩洋的開放橋頭堡的戰略地位,打造以制造企業碳匯配額為基礎、森林碳匯為重點、海洋碳匯為戰略方向,服務東盟區域性市場的國際碳匯交易中心。

        4、研究出臺《海南省碳達峰行動方案》和GEP(綠色GDP)核算體系。

        截至目前,全國已經有80多個低碳試點城市研究提出達峰目標,其中提出在2025年前達峰的有42個。海南自由貿易港作為國家生態文明試驗區,應盡快研究出臺《海南碳達峰碳中和行動方案》,以行動方案引領全省生態文明建設和綠色低碳產業發展。可率先在碳排放量較少的三亞及中部五個市縣,實施城市碳達峰實施方案,為應用推廣積累案例。加大對市縣和園區單位GDP能耗的考核與約束,建立生態產品價值實現機制,出臺GEP核算體系與考核體系,用價值實現做激勵、用GEP考核為鞭策,指導市縣的綠色低碳產業發展。時代財經

        免責聲明:本文來自騰訊新聞客戶端自媒體,不代表騰訊網的觀點和立場。
      文中內容、圖片均來源于網絡,如有版權問題請聯系本站刪除!
      ?

      移動版:超百億碳匯市場規模,對標國際規則,海南將建設清潔能源島

      相關信息

      • 2023年青島縱深推進城市更新建設攻堅
      •   1月6日,青島市城市更新和城市建造總指揮部2022年總結暨2023年要點項目布置會舉行,總結2022年城市更新建造工作,對2023年要點項目進行組織布置,明確了十大范疇1276個項目,縱深推動城...[詳情]
      • 穩住項目建設“主戰場”
      •   長沙堅持項目為王、項目為大、項目為先,2022年共鋪排重大項目1766個,累計完成出資5116億元穩住項目建造主戰場湖南日報全媒體記者周韜金慧通訊員徐艷艷1月8日,長沙市委、市政府主要領...[詳情]
      • 田新、大憑高速公路同日建成通車
      •   1月10日,由廣西交通投資集團投資建造的田東經天等至大新、大新經龍州至憑祥高速公路建成通車。田新高速公路項目起點位于田東縣林逢鎮公靖村南側,與巴馬至田東高速公路相接,途經田東縣...[詳情]
      九九视频免费在线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