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strong id="ywhwk"></strong>
      資訊頻道
      下載手機APP
      當前位置: 首頁 ? 資訊頻道 ? 政策法規 ? 正文

      積存超600億噸 循環利用梗阻多……工業固廢如何走出“埋埋埋”尷尬

      來源:全球起重機械網??人氣:3373
      |
      |
      |
          若大渣場里堆滿了灰渣,上覆一層綠色的塑料防塵網,不時有卡車前來傾倒灰渣,這里預計兩年后就要填滿。這是《經濟參考報》記者在內蒙古烏審旗境內的中天合創能源有限責任公司化工分公司(以下簡稱“中天合創化工分公司”)看到的景象。這個全國最大的已建設煤炭化工一體化項目,灰渣只有10%可以利用,剩下的只能就地填埋。

          這并非個例。與我國煤炭、電力、化工等行業迅猛發展相隨而生的,是一年超過33億噸的工業固廢產生量,累計堆存量超過600億噸,這一數字還在加速攀升。相形之下,綜合利用頗顯不足,大量的填埋堆存給資源和環境帶來巨大壓力。

          記者在采訪中了解到,受上下游產業鏈銜接不暢、技術研發創新能力不強、產業規模效應不顯、相關標準體系不完善等多種因素影響,循環經濟“不經濟”的問題仍是制約固廢綜合利用的“腸梗阻”,亟待化解。

          一年超33億噸工業固廢隱患重重

          國家統計局發布的統計年鑒顯示,2016年,我國一般工業固體廢物產生量為30.92億噸,到2017年已增加到33.16億噸。日前發布的《第二次全國污染源普查公報》則顯示,2017年我國一般工業固體廢物產生量達38.68億噸,山西、內蒙古、河北、山東、遼寧五省區一般工業固體廢物產生量占到全國的42.4%。

          寧夏煤炭儲量全國第六,其中寧東基地占85%,與榆林、鄂爾多斯形成我國能源化工“金三角”。自2003年建設以來,煤炭、煤電、煤化工三大主導產業不斷壯大,隨“煤”而興的還有產量大、增速快的工業固廢。

          “2017年前壓力還沒那么大,這幾年形勢愈加嚴峻,僅400萬噸煤制油項目完全達產后,每年產生氣化渣量就達700萬噸。”寧東基地管委會一干部說,這部分固廢難以利用,目前大量堆放在渣場,由于含水量高,拉到渣場就像泥石流一樣,風一吹又容易形成揚塵。

          國能集團寧夏煤業公司400萬噸煤制油項目為全球單套規模最大,也是保障國家能源安全的戰略性項目,自2017年底在寧東基地投產以來平穩運行。在寧東基地,類似的“世界級”項目還有不少,煤化工大發展的同時,固廢處理、環保壓力陡增。

          據統計,2019年寧東基地固廢產生總量為1946萬噸,比2018年新增221萬噸,主要包括粉煤灰、煤矸石、鍋爐爐渣、氣化渣、脫硫石膏、污泥等。寧夏固廢的增量主要在寧東,難點也在寧東。數據顯示,自2011年至2018年,全區納入環境統計的一般工業固廢產生單位由150家增加到465家,一般工業固廢產生量由3344萬噸增加到5791萬噸。

          據了解,未來寧東的固廢年產生量可能會達到2500萬噸。今年寧東基地計劃實施項目136個,兩家企業共計120萬噸的煤制烯烴項目已獲國家批復,未來一段時期,這些項目達產后將帶來更多固廢。

          山西也面臨著同樣的情況。朔州市是一座以煤電產業為主導的資源型城市,煤電行業增加值占全市工業增加值的八成以上。煤電產業迅速壯大為當地經濟社會發展作出了巨大貢獻,與此同時,也產生了煤矸石、粉煤灰、脫硫石膏等大量工業固廢。

          朔州市工信局數據顯示,2019年當地工業固廢產生量4100多萬噸。隨著在建煤礦、煤炭洗選企業、電廠陸續投產,每年工業固廢產生量還將增加數百萬噸,加之歷年堆存,給當地資源與環境帶來巨大壓力。

          根據生態環境部發布的《2019年全國大中城市固體廢物污染環境防治年報》,2018年,200個大中城市一般工業固體廢物產生量達15.5億噸,同比增長18.32%。前十位城市產生的一般工業固體廢物總量為4.6億噸,占全部信息發布城市產生總量的29.7%。其中內蒙古自治區鄂爾多斯市產生量居首,達到7516.6萬噸。

          “工業固體廢物產生量高、堆存量大,每年產生量超過33億噸,累計堆存量超過600億噸。”國家有關部門負責同志介紹說。

          中國綠色建材產業發展聯盟工業固廢應用技術專業委員會副理事長曲睿晶也表示,當前我國實際的工業固廢產生量要高于統計數字,占到固廢產生量總量的八成以上,主要包括尾礦、粉煤灰、冶煉廢渣、爐渣、脫硫石膏、磷石膏、赤泥和污泥等。這樣龐大的一個產生量,再加上超過600億噸的歷史累計堆存量,占地超過200萬公頃,不僅浪費資源、占用土地,而且危害生態環境和人體健康,帶來嚴重的環境和安全隱患。

          綜合利用“有點杯水車薪”

          面對如此龐大且不斷增加的工業固廢產生量,綜合利用成為解決途徑之一,即通過回收、加工、循環、交換等方式,從固體廢物中提取或者使其轉化為可用資源、能源和其他原材料。國家有關部門負責同志在接受《經濟參考報》記者采訪時說,當前工業固廢綜合利用工作已取得較大進展,但綜合利用水平還有待進一步提升。

          《國務院關于印發“十三五”生態環境保護規劃的通知》提出,到2020年,全國工業固體廢物綜合利用率提高到73%。近年來,從中央到地方出臺了一系列支持工業固廢綜合利用的政策,并且因地制宜開展多種嘗試。

          《2018年統計年鑒》數據顯示,2017年我國一般工業固體廢物綜合利用率為54.6%,比2016年下降了將近4.9%。根據《2019年全國大中城市固體廢物污染環境防治年報》,2018年,200個大中城市一般工業固體廢物綜合利用量占利用處置總量的41.7%,處置和貯存分別占比18.9%和39.3%。

          在工業固廢綜合利用上,中天合創化工分公司進行了不少探索。據了解,該公司于2017年全面投產,每年可轉化煤炭800多萬噸,產生煤灰渣260多萬噸,建設時設計90%的灰渣作為建筑原材料等進行綜合利用。以前曾引進一家磚廠,希望磚廠利用灰渣生產建筑用磚,公司則為磚廠提供一定的處理費。不料磚廠剛開兩個月就停產了。

          該公司工作人員無奈地說,煤化工企業規模大,一般就近建在煤礦坑口,所在位置遠離大城市,利用灰渣生產出的磚沒人買。現在有家水泥廠拉少量灰渣作添加劑,總體看利用率只有10%左右,與75%的綜合利用要求有較大差距,眼下實在是沒好辦法,大量灰渣只能就地填埋。

          據介紹,中天合創化工分公司一期渣場容量為350萬立方米,剛生產三年就填滿了。去年6月建成的二期渣場容量為306萬立方米,以目前的灰渣年產生量看,只能用兩年左右。

          此外,公司每年因處理污水等要產生一萬噸左右混合鹽類,沒有買家處理不掉,目前只能存進危廢填埋池里,下一步準備上馬新的環保裝置進行處理;同時,每年還產生硫酸鈉3.6萬噸、氯化鈉4.8萬噸,今年一季度出售時還要倒賠包裝錢和運費。4月以來形勢稍好,網上拍賣硫酸鈉每噸5至10元,可一條袋子成本就60元,依然是賠錢生意。

          灰渣、鹽類等固廢綜合利用率低,普遍困擾著內蒙古的煤化工企業。記者走訪的另外兩家大型煤化工企業,每年煤灰渣、鹽類等產出量都在100萬噸以上,由于制磚、水泥等企業利用量小,目前主要分類進行填埋存放。

          寧夏工業固廢處理壓力也比較大。據了解,2019年寧東基地一般工業固廢綜合利用率為31.7%。“預計今年寧東基地固廢產生量將占寧夏一半以上,比起新產生的量,綜合利用顯得有點杯水車薪,我們正盡力提高固廢綜合利用水平。”寧東基地管委會戰略局副局長趙瑞說。

          從寧東基地管委會向西南行駛十公里左右,記者來到寧東基地2號綜合渣場,該渣場正在進行總庫容1580萬立方米的二期工程建設,主要貯存粉煤灰、鍋爐灰渣及脫硫石膏等固廢,預計今年9月投入使用。在粉煤灰庫區,記者看到整個新建庫區覆蓋著白色土工布,并排列堆放著抗老化環保袋以壓實防風。

          “兩布一膜”防滲系統、導排雨水收集系統、分類貯存處置固體廢渣……由于嚴格依照環保要求,寧東基地建設渣場的成本并不低。不僅如此,隨著寧東基地建設項目越來越多,核心區工業用地愈加緊張。近年來,隨著渣場不斷擴建,寧東基地四個渣場總占地面積已達2.4萬多畝。

          相關企業表示,渣場也不能無限擴大,目前要想減少渣場堆存量,就必須把大量消耗、利用固廢的項目作為重點抓手,盡快推動規模化處置固廢。

          循環經濟“不經濟”難題何解

          《經濟參考報》記者在采訪中發現,固廢綜合利用項目往往具有初期投資大、短期見效慢、風險大、投資回報率偏低等特點,容易受地域、認知度、運輸半徑等影響,循環經濟“不經濟”的問題仍是制約固廢綜合利用的“腸梗阻”。

          在上述國家有關部門負責同志看來,目前我國工業固廢綜合利用主要存在以下問題:一是技術裝備水平不高,鋼渣、赤泥等復雜難用固廢綜合利用技術瓶頸尚未突破,缺乏大規模、高值化綜合利用產品。二是區域發展不平衡,東部沿海地區工業固廢產生量小,由于經濟發達、市場需求高,綜合利用率普遍較高;煤電、礦業等產業集中的山西、陜西、內蒙古、寧夏等中西部地區,工業固廢產生量大,但由于經濟發展水平有限,市場需求不足,綜合利用率偏低。三是工業固廢綜合利用產品缺乏市場競爭力,由于綜合利用產品成本高,利潤空間小,標準體系不健全,且大眾對固體廢物認識不夠,對綜合利用產品缺乏信任等原因,制約了綜合利用產品的市場應用。

          目前,寧東基地每年固廢綜合利用量約為600多萬噸。2017年前,寧東環保產業園共引進16家固廢利用企業,由于固廢利用主要以生產建材產品為主,受房地產市場低迷影響,加之運輸距離遠、銷售半徑小等原因,60%以上的利廢企業經營困難。

          “我們一年消化8.5萬噸固廢,用于生產保溫節能型的墻體材料,銷售半徑一般在200公里以內,再遠就包不住運輸成本了。”寧夏木爾馬建材有限公司總經理尹祥國說,公司90%以上的產品就在寧夏消化,但本地市場需求量小,能消化的利廢產品量有限。

          自2012年投產至2016年,這家企業一直處于虧損狀態,2017年市場銷量有所提升,企業經營情況好轉,但因銷量小、售價低,盈利空間有限,企業基本上是保本微利。

          記者了解到,近年來,寧東基地沒有新增一家利廢企業,既有的12家建成企業中,維持生產經營的僅有五家,對于固廢的利用量有限。

          消納的難題并不止于寧夏一地。一家不愿透露姓名的內蒙古企業負責人說,煤灰煤渣利用率低,與制磚、水泥等行業經營效益關系密切,無利可圖甚至賠錢,肯定沒有利用的積極性。

          “粉煤灰堆在這里是固廢,要是放在山東、廣東等地就是資源,一噸粉煤灰能賣到130至170元左右。”朔州固廢資源綜合利用研發中心技術負責人孫國富說,由于固廢產地與東部沿海市場距離較遠,加之原有堆存量大、新增排量大、市場容量小、消納能力低,這才賣不出去。

          此外,技術研發創新能力不強、產業規模優勢不強等,也是當前固廢綜合利用存在的短板。

          寧夏回族自治區生態環境廳固體廢物與化學品處處長楊學奎表示,目前工業固廢綜合利用技術比較傳統,利用途徑單一,除了水泥、新型墻材等用量較大外,高附加值、規模化、市場前景好的產業少。而且工業固廢利用企業普遍小而散,技術含量低,整合利用資源能力差,難以獲得規模效益。

          相關標準、政策不完備則加劇了利用的困難。例如,煤化工行業采用分鹽技術產生的鹽類,目前國家層面尚未制訂產品標準,導致企業無法申領產品合格證,出售企業和下游企業都面臨無證的尷尬。

          受訪專家和企業人士表示,工業固廢處理形勢嚴峻,綜合利用是解決的根本措施,這直接影響到相關上下游產業的可持續發展。下一步,企業多方面尋找解決方法的同時,也需要加大相關配套政策扶持。(來源:經濟參考報記者王璐于瑤任會斌梁曉飛)
      文中內容、圖片均來源于網絡,如有版權問題請聯系本站刪除!
      ?

      移動版:積存超600億噸 循環利用梗阻多……工業固廢如何走出“埋埋埋”尷尬

      相關信息

      • 3D打印大型起重機吊鉤!這家公司做到了
      • 起重機制造商豪氏威馬(Huisman)表明,在勞氏船級社(LR)的監督下,該公司已經成功完成了四個3D打印的350MT起重機吊鉤的測試。該公司表明,該吊鉤尺寸為170130厘米,是Huisman第一個3D打印起重...[詳情]
      • 彌補行業短板 徐工第十萬臺專用車下線
      • 7月28日,徐工城市運營專用車智能化生產制作基地竣工投產典禮在徐州徐工隨車起重機有限公司舉行,由徐工隨車自主研發規劃的百噸級折臂式起重機SQZ4500正式下線交給。這是該公司下線交給的第...[詳情]
      ?
      色窝网站高潮迭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