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州港偏向內貿,深圳港注重外貿——這可能是大多數人對廣東省內兩大港口最直觀的的印象。但是,最近廣東省政府方面對廣東省內12個港口功能做了基本的規劃,可能和大家想的不太一樣。
廣東12個港口功能規劃出爐
3月29日,廣東省人民政府官網在公布《廣東省推進運輸結構調整實施方案》,明確提出優化區域港口群布局,加快推進《廣東省港口布局規劃》的編制工作。搜航網了解到,《方案》對備受關注的廣東省內主要的12個港口的功能定位進行了梳理,確定了未來的發展方向。
鞏固和提升廣州港作為內外貿集裝箱干線港、煤炭和散糧中轉港、商品汽車滾裝運輸樞紐港,深圳港作為全國外貿集裝箱干線港,珠海港作為煤炭中轉港和外貿進口鐵礦石接卸港,汕頭港作為粵東區域集裝箱和煤炭中轉運輸的公共物流樞紐港,惠州港、揭陽港作為外貿進口原油接卸港,佛山港作為粵港澳大灣區主要集裝箱喂給港,東莞港作為內貿集裝箱干線港、煤炭和散糧中轉港、商品汽車滾裝運輸樞紐港,湛江港作為外貿進口原油及鐵礦石接卸港,茂名港作為承擔煤炭、原油等大宗散貨運輸的綜合性港口,肇慶港作為珠三角連接大西南地區的水運集散中心,清遠港作為大宗貨物水路運輸集散港的作用。
到2020年省內港口貨物吞吐量達22億噸,集裝箱吞吐量達到6800萬標箱
《方案》主要包括五大方面的任務,包括升級水運系統、提升鐵路運能、發展多式聯運、推進綠色配送、加強貨運治理等。
力爭通過三年左右的集中攻堅,實現運輸結構明顯優化,水路、鐵路承擔的大宗貨物運輸量顯著提高,至2020年,水運優勢得到較充分發揮,全省水路貨物運輸量年均增速達到6%;全省鐵路貨物發送量達到9960萬噸,較2017年增長15%以上;多式聯運貨運量增長20%,重點港口集裝箱鐵水聯運快速發展,達到45萬TEU,較2017年翻一番;全社會公路貨運分擔率呈明顯下降態勢。
到2020年,廣東省港口貨物吞吐量達22億噸,其中集裝箱吞吐量達到6800萬標箱。
可以看出,廣東省政府對省內港口貨運可以說是報以重望的,而且方案的規劃專家也對各大港口的發展情況進行了深入的了解,深知港口之間的協調程度不夠,存在明顯的競爭關系,交通配套設施仍待完善等問題,而梳理港口定位,強化交通特別是多式聯運成為重中之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