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重慶,“兩江四岸”不僅是長江上游重要的生態廊道,還是集中展示重慶山城、江城特色的景觀廊道。
虛擬3D沙盤的一部分。(市勘測院供圖)
不管你是否身在其中,如果想將超大畫幅的兩江四岸景觀盡收眼底,請別著急!重慶市勘測院已經利用測繪高新技術獲取高清影像,將兩江四岸的景觀無縫拼接為高精度立面影像圖,形成約394公里濱江立體長卷。
不久后,你在手機上通過“重慶規劃”微信公眾號進入“公眾參與規劃”頻道,就可縱覽兩江四岸立體長卷,評贊重慶山水人文風情。事實上,重慶市規劃局(重慶市測繪地理信息局)、重慶市勘測院近年來在大數據應用方面積極探索,在城鄉規劃建設、社會民生方面大膽創新,通過一系列有效的措施,讓巴渝大地更具智慧之氣。
大數據繪就山清水秀美麗之地
“重慶是典型的山地地形,實現不破壞山體開展道路設計的難度相比平原城市更大,需要耗費大量時間論證。”重慶市勘測院副總工程師,正高級工程師薛梅介紹,基于多年支撐規劃的經驗,重慶市勘測院開展了“3D+”規劃設計技術研究,將城市、山脈、河流的原貌進行還原,形成一個高精度的虛擬3D沙盤。
“在這個沙盤上,能夠快速形成道路設計方案建成后效果,評估道路對現狀地形地貌的影響,邊坡高度、道路坡度,甚至連土石方量都能同步一鍵測算。這種技術在為道路規劃工作提供協同設計、快速優化的技術支撐的同時,還能避免建設后大挖大填,破壞城市景觀。”薛梅解釋說。
“3D+”規劃設計技術,目前廣泛應用在規劃編制、規劃管理、城市設計等工作環節中,并支撐了重慶各大園區的開發建設工作。在生態發展、綠色優先的準則下,該技術也將應用在全市兩江四岸品質提升、廣陽島生態旅游島等多個重點項目上,為建設山清水秀美麗之地提供有力技術支撐。
自動化監測平臺保障城市基礎設施安全運行
今年智博會,對于舉辦場地悅來國際會議中心來說是一次“大考”。3天吸引50多萬人次觀展的背后,離不開城市基礎設施安全監測大數據平臺的保障。
“我們針對悅來國際會議中心南北展館、多功能廳、會議中心、臺地在內的鋼結構系統、屋面系統、鋁格柵系統進行了應力應變監測、撓度監測、風速風向監測和溫度監測。”重慶市勘測院副總工程師,正高級工程師滕德貴介紹,該平臺同時還采用了光纖光柵傳感器、靜力水準傳感器、應力應變傳感器、風速風向傳感器、視頻監控等多種類型設備對悅來國際會議中心的設施進行遠程監測,并將監測數據實時回傳至監控中心,實現了對監測對象的全天候自動化監測,最大限度地保證了悅來國際會議中心運營安全。
目前,該平臺已在濟南、天津、福州、新疆等地推廣應用。
三維地圖搭建智慧社區智慧鄉村
2017年9月,重慶市勘測院聯合渝中區石油路街道啟動其轄區內智慧社區建設。2018年3月,集景智慧社區平臺在石油路街道正式上線運行,發動100余名社區網格員、城管志愿者以及上千余名居民群眾參與社區共治,半年累計解決1萬余件民生實事。前不久,石油路街道成為重慶首個獲批國家級智慧社區管理服務標準化試點。
智慧社區正是基于一張三維地圖搭建起來的——重慶市勘測院以街道為單位整體推進,將三維地理信息、互聯網、大數據、人工智能技術與社區服務深度融合,研發集景智慧社區平臺。用一張三維地圖,整合社區治理方方面面信息,為基層政府精細化管理、社區網格化治理、居民便利化生活提供智慧支持。
據了解,社區三維地圖整合了社區人、事、地、物、情,實現街道-社區-小區-網格-樓棟5級信息管理,推進社會治理精準化智能化。通過三維地圖,可查看社區任意樓棟里實有人口詳細信息,以及低保、失業、殘疾人、黨員等10余類關注人員的分布位置及個人情況,開展精準幫扶;也可以圍繞城市管理、社區治安、安全生產、糾紛調解等,發動網格員、志愿者、居民群眾等多方力量參與社區自治,報事、審批、處理通過手機APP一站式解決,將過去被動應對問題轉變為主動發現問題和解決問題。
今年,市勘測院還將智慧因子引入鄉村。在北碚區金刀峽鎮,市勘測院整合當地土地、人口、經濟、旅游、基礎設施等資源,形成鄉村信息“一張圖”,建立起具有農村農業特色的數據服務體系,支撐鄉村治理、精準扶貧等,還幫助該鎮利用區域文旅資源豐富的優勢,結合三維地理信息技術,實現全域旅游的虛擬展示及實景體驗,讓鄉村旅游智慧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