黨的十九大報告明確提出,“堅持人與自然和諧共生”,“必須樹立和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形成綠色發展方式和生活方式”,“為人民創造良好生產生活環境”。
綠色發展、生態文明,建設美麗繁榮和諧四川,成都“全面加強人居環境建設”,“高標準打造天府綠道”,形成“一軸兩山三環七道”的總體結構,打造城市慢行交通系統,讓居民在城市里“看得見山,望得見水,記得住鄉愁。”
千年畫卷段西郊河“西郊綠里”效果圖
伏龍開源段易家院子林盤效果圖
古蜀鄉愁段團結鎮郊野效果圖
10月23日,成都市規劃局召開《天府綠道錦江綠軸規劃》新聞通氣會,作為“一軸兩山三環七道”的核心“一軸”錦江綠道規劃初步方案公開。作為區域級綠道,錦江綠道北起都江堰紫坪鋪水庫,南至雙流區黃龍溪古鎮南,途經都江堰、郫都、五城區、高新、雙流、天府新區等10個區(市)縣,串聯紫坪鋪、三道堰、黃龍溪等9個城鎮,綠道全長240公里。
錦江綠道規劃建設將遵循“治水、筑景、添綠、暢行、成勢”的路徑,實現“一年治污、兩年筑景、三年成勢”。華西都市報-封面新聞記者了解到,錦江綠道下個月啟動水環境治理,綠道建設預計2018年上半年開工,到2020年建設成碧水長流、生機盎然的宜居濱水廊道。
沿錦江打造240公里綠道
成都“南北軸”綠道規劃出爐
相傳為北宋畫家李公麟名作、被清帝乾隆列為四美之一的繪畫藝術珍品《蜀川勝概圖》描繪了蜀江兩岸山川名勝、廳堂樓館,美不勝收。這一存在書畫詩詞中的勝景,在不久的將來,將在成都重現。
9月1日,備受關注的天府綠道總體規劃正式出爐,將規劃構建城市三級慢行系統,全域形成“一軸兩山三環七道”的區域級綠道1920公里、城區級綠道5000公里以上、社區級綠道10000公里以上。
10月23日,作為“一軸兩山三環七道”的核心“一軸”天府綠道錦江綠軸規劃初步方案公布,沿著錦江,將規劃240公里主干綠道,實現水、岸、綠、景、城的有機融合,串聯沿線10個區(市)縣,9個城鎮特色資源。
“全線按照‘郊野單側為主、城區雙側為主’、‘郊野騎步分離,城鎮因地制宜’的綠道選線和設計原則,采用多種方式打通近百處堵點,最終實現全線貫通。”新聞通氣會上,成都市規劃設計研究院相關負責人說。
華西都市報-封面新聞記者了解到,全線配置三級驛站,鎮區段、郊野段和城區段,前兩者結合城鎮、林盤、休憩點等設置,后者結合特色園、景觀節點、軌道站點、商業中心等設置,實現“一公里驛站覆蓋”。
想要去感受綠道美景的朋友們對交通出行大可放心,綠道系統將構建“高快速路+軌道+公交+慢行”的無縫接駁體系,實現綠道與周邊城市道路、公交及慢行網絡有效銜接。
借鑒世界名河治理建設經驗
綠道預計2018年上半年開工
根據規劃,2020年,錦江綠道將建設成碧水長流、生機盎然的宜居濱水廊道,構建成都文化凸顯、區域經濟聯動、文商旅有機融合、投入產出動態平衡的活力性、綠色性、持續性生態經濟產業軸。
如何建設?“按照這個總體目標,通過借鑒倫敦泰晤士河、巴黎塞納河等世界著名河流治理建設的成功經驗,錦江綠軸的規劃有六大規劃策略。”成都市規劃設計研究院相關負責人介紹道,“清水立軸”、“文化引領”、“景觀營造”、“綠道為脈”、“產業重構”、“智慧管理”。
截污清淤補水,實現一江四季清水;五大文化主題段展示天府文化,描繪錦江故事;城區、城鎮段、郊野段打造各類節點、公園、景觀,實現“四季有景”,夜跑、夜游錦江,實現“全時可游”。同時,還將開發錦江綠道智慧APP,提供WiFi覆蓋、智能停車、路況播報等。除此以外,還有水質監測、水位流量監測和氣象監測。
據悉,下個月將啟動錦江綠道水環境治理,2018年5月前階段性完成截污工作。而綠道建設,預計將于2018年上半年開工,2020年基本完成綠道主干體系建設,擬先期啟動北三環至南繞城中心城區范圍段。
5大文化主題段
伏龍開源段:起于都江堰紫坪鋪水庫,止于彭青路,綠道長25公里,突出“拜水都江堰”的文化意境,依托青城山-都江堰景區、大熊貓國家公園等,強化旅游度假產業。
古蜀鄉愁段:起于彭青路,止于繞城高速路北段,綠道長50公里,突出“生態田園,非遺民俗”的文化景致,依托精華灌區、特色鎮和林盤,發展生態農業、休閑旅游。
千年畫卷段:起于繞城高速路北段,止于繞城高速路南段,綠道長84公里,突出“水潤天府,花重錦官”的文化景致。依托“兩江抱城”區域及周邊文化資源,重點打造包括九里堤曉、江灣活水、城市陽臺、百花滄浪、望江雅竹、東湖放舟等在內的“錦城十八景”。
創意天府段:起于繞城高速路南段,止于鐵路貨運外繞線,綠道長53公里,突出“創新創造”的現代都市景觀,強化現代服務、創意研發、體育產業,重點提升和打造桂龍灣、華府灣、廣都灣、天保灣、云龍灣、魚嘴灣、正興灣等節點。
綠色郊野段:起于鐵路貨運外繞線,止于黃龍溪古鎮南,綠道長28公里,依托黃龍溪鎮、毛家灣等,強化郊野休閑、康養旅游和綠色農業。
錦江綠軸亮點直擊
清水
部分河段可以坐游船
錦江河道全線150公里,綠道開發將與環境治理相結合,統籌水生態涵養、灌區治理和溝渠恢復。
嚴格落實上游水源保護區要求,通過“截污-清淤-補水”的綜合手段,結合全市河長制、黑臭水體治理等相關工作,對錦江流域水環境進行綜合治理,實現一江四季清水。
據悉,錦江河道將打造“四游線、七碼頭”的局部游船系統,豐富水上活動。到時候市民可以坐游船看錦江兩岸風光。
文化
五大主題段講錦江故事
騎游綠道,看天府文化的“錦江故事卷軸”。
全線劃分為伏龍開源、古蜀鄉愁、千年畫卷、創意天府、綠色郊野五大文化主題段。將對現狀360處文化資源及林盤進行篩選提升,展示水文化、商貿文化、蜀都文化、宗教文化、名家文化、景園文化、非遺及民俗文化、林盤文化等,建立錦江文化展示體系,構建天府文化長廊。
同時,意向性恢復地標古跡、園林景致、民俗節慶。據悉,合江亭等節點將有燈光秀,沿途該將設置小型博物館、藝術館、廣場、運動場館、創客空間、雕塑等,提供文化特色體驗。
景觀
建設“9鎮240林盤”
未來,錦江兩岸風光,不分四季,不分黑夜白天,都將美不勝收。
全線建設“9鎮240林盤”,打造各具風格的特色鎮。改造提升林盤,植入文創基地、高端民宿、商務會議、康體療養等特色功能,并配置驛站配套設施。
城區和城鎮段重點打造節點和公園,郊野段建設大地景觀和林盤,串點成片,連片成景,營造“望山、親水、觀田、游林、賞花、渡濕、訪古、拾趣、讀城”的特色景觀,實現“四季有景”。打造“夜跑錦江”、“夜游錦江”、“夜市錦江”、“夜宿錦江”四大夜間娛樂產品,聯動夜間經濟發展,實現“全時可游”。
產業
“一心兩翼五段”產業布局
本地居民、蓉漂人才、國內外游客等不同群體,都將能找到適合自己的旅游方式和心儀景觀。
綠道建設將串聯特色產業集群、強化產城融合、促進全流域旅游。形成“一心兩翼五段”的產業布局,打造繞城區域內文化旅游圈、上游旅游及生態農業圈、下游體育健康及生態農業圈。
同時,面向本地居民、蓉漂人才、國內外游客等不同群體,打造綠道樂動、西蜀古鎮、科普研學、蓉城休閑等多種旅游業態,培育“文旅、體旅、農旅”產業融合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