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中國工程機械工業協會挖掘機分會數據,6月納入分會統計的26家主機制造企業共銷售挖掘機械8933臺,同比漲幅100.8%。2017年上半年,這26家主機制造企業全國挖機累計銷量達70821臺,同比增長110.3%,已經超過2016年全年銷量。
根據中國工程機械行業協會統計,5月份挖掘機銷量達到1.1萬臺,較上年同期增長106%,1-5月累計銷量6.6萬臺,較上年同期增長101%。5月份,裝載機銷售8524臺,較上年同期增長近70%;推土機銷售529臺,較上年同期增長90%;壓路機1868臺,較上年同期增長62%。
行業復蘇顯著
挖掘機銷量自2016年下半年以來逐漸回暖,到2016年9月開始,月度銷量同比增長均保持在70%以上,今年2月增速創歷史新高,呈現復蘇不斷加速的態勢。據相關機構走訪一線挖掘機品牌西南和華東地區多家經銷商獲悉,截至3月22日,3月挖掘機銷量已經接近或超過2月份銷量,經銷商基本進入零庫存狀態,下訂單無貨的現象很普遍。挖掘機為土方機械領先指標,其銷量回暖預示著起重機、推土機、工程車輛等其他土方機械的市場需求也將強勁回升。
二手挖掘機出清、基建需求增長等因素,帶動工程機械銷量出現大幅增長。挖掘機更新周期約為8-10年,上一輪挖掘機快速增長是在2007年后,隨著上一輪設備進入更新周期,未來幾年更新需求將不斷釋放。預計2017年挖掘機更新需求將達到9萬臺,2018年將超過10萬臺,更新周期高峰將在未來2-3年內到來。
龍頭公司增長更為強勁,經營業績明顯改善。5月份,三一重工挖機銷量2160臺,較上年同期增長120%;徐工機械銷量1220臺,較上年同期增長190%;柳工銷量741臺,較上年同期增長160%。各龍頭公司銷量增速高于行業,市場份額向龍頭企業集中。
一季報顯示,工程機械龍頭公司業績大幅改善。三一重工一季度營業收入94億元,同比增長79%,凈利潤7.46億元,同比增長727%;徐工機械營業收入59.98億元,同比增長72%,實現凈利潤2.02億元,同比增長1810%;柳工營業收入24.32億元,同比增長15%,實現凈利潤1.08億元,同比增長623%。國金證券分析認為,工程機械龍頭企業PE(市盈率)估值逐步進入合理區間,三一重工、徐工機械、柳工2017年預計PE分別為21倍、37倍、39倍。
復蘇因素疊加
工程機械屬于投資拉動型產業,其市場需求與宏觀經濟增長、固定資產投資具有較強的正相關性,屬于典型的周期性行業。
從我國歷年來固定資產投資增速走勢可以看出,2009年以來我國固定資產投資整體走勢以2011年和2016年為節點分為高速增長、增速下行和觸底企穩三個階段,與之對應的是我國工程機械主要機種銷量增速呈現出較為一致的階段性特征。
本輪工程機械需求復蘇中,基建起到明顯拉動作用,2016年5月起至2017年1月,發改委批復交通基礎設施領域建設金額已達9445億元,大量的基建項目為工程機械行業發展提供良好契機。今年以來,國家及各地方省市在基建方面的投資規劃密集出臺,涉及大量基礎設施建設工程;同時大量PPP項目落地拉動基建投資快速增長。以市政工程、交通運輸、城鎮綜合開發領域為重點投資方向,拉動相關設備采購和利用小時數的持續回升。據相關產業鏈調研,2016年11月、12月挖掘機利用小時數同比分別上升17.5%、8.2%,2017年1月、2月起重機和混凝土泵車平均月工作小時數同比分別上升11%、4%。基礎設施建設投資在“PPP”加速落地和“一帶一路”帶動海外需求擴張的協同拉動下進一步穩定增長,投資需求拉動作用有望逐漸增強,支撐工程機械行業基本面持續改善。
工程機械以挖掘機為例其使用壽命為6~8年,其他諸如裝載機、起重機、推土機等設備壽命也相差不是很多,本輪增長距離上次高速增長已經過去了6年,替換需求也將逐步提升,迎來了行業新的一輪換機潮,同時受2016年以來排放標準的升級,工程機械行業國3標準實施下的需求釋放、存量設備的更新需求以及基建投資加速的新增需求疊加影響,我國工程機械主要機種銷量大幅增加,其中挖掘機銷量同比增幅最大,超過2009年以來最高水平,接近300%。
技術引領發展
正是因為智能型產品等新產品的出現,拉動了市場需求,促進了行業復蘇。
創新是企業發展的根本,產品的技術創新是提升企業核心競爭力的關鍵。隨著全球市場對環保節能設備需求的不斷提升,以及國家政策層面對排放標準的一再強化,企業們適時推出配備新型智能化的產品,讓客戶得以在優先享受設備技術更新的同時,可以通過更低的油耗、更智能高效的工作性能獲得更多的實惠。創新型產品不斷涌現,主力機型實現換代升級,滿足特殊工況的工程機械產品得到了更為廣泛的應用。
工程機械是國民經濟的基礎性行業,其功能替代性小、但技術上替代性大,產品技術水平是制約行業競爭力提升的關鍵因素。從海外工程機械龍頭企業的發展路徑可以看到,實現跨越式成長的關鍵在于抓住技術變革的機遇,掌握關鍵零部件的核心生產技術。目前國內工程機械企業在非關鍵零部件生產和總成技術上已經接近國外水平,但關鍵零部件的生產依舊存在較大差距。通過海外收購和自主研發的方式謀求技術升級是國內工程機械企業普遍采用的方式。
經歷過2012年前后的重組浪潮,近年來,工程機械企業海外并購浪潮有所消退。
未來一段時間,自主研發動能將逐漸釋放。從國內公司研發支出占比情況來看,主要龍頭企業研發支出占比均在2012年后提升到4%左右的水平,并持續保持較高水平;持續的研發投入逐漸實現動能釋放效果。同時,《中國制造2025》明確提及:到2020年,40%的核心基礎零部件、關鍵基礎材料實現自主保障。
在國家大力鼓勵裝備制造業的背景下,龍頭企業自主研發動能逐漸釋放,將進一步促進工程機械行業內企業的信用水平的分化,相對于行業內的中小企業,掌握核心技術的龍頭企業信用品質相對較高,機械行業也有望迎來新一輪的技術變革機遇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