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蒙內鐵路正式建成通車。作為東非鐵路網的起始段,這條鐵路的通車對加快非洲工業化進程、推動“一帶一路”走進非洲腹地具有重要意義。鐵路建設中融入的“中國氣質”,也意味著中國發展的成功經驗正在有效地惠及非洲大陸。
當地時間5月31日,全長480公里的蒙巴薩至內羅畢標軌鐵路首班列車發車。根據遠期規劃,這條鐵路還將連接烏干達、盧旺達、布隆迪、南蘇丹等東非國家。分析指出,蒙內鐵路的運行,其重要意義突出表現在3個方面,即有助于推動本地區互聯互通、深度促進肯尼亞乃至東非地區經濟社會發展、讓中國發展的成功經驗惠及更多非洲人民。
首先,從當地互聯互通來看,這條鐵路通車后,蒙內兩地鐵路交通時間從原來的10多個小時縮短至4.5個小時,總體物流成本也將實現40%的降幅。鐵路投入使用后,將為當地客貨運輸提供更安全快速廉價的服務。
其次,蒙內鐵路從建設到通車,將拉動沿線工業發展,為肯尼亞吸引投資。有數據顯示,蒙內鐵路對肯尼亞經濟增長的貢獻將達到1.5%,有助肯尼亞實現經濟轉型。不僅如此,隨著“一帶一路”相關建設在非洲的逐步展開,以蒙內鐵路為代表的基礎設施互聯互通建設,將推動“一帶一路”建設走進非洲腹地,給當地社會經濟發展轉型帶來重大歷史性機遇。
第三,蒙內鐵路由中國公司承建,采用中國標準設計,具有獨特的“中國氣質”。這種氣質不單指中國資金的投入,或者說中國標準的應用,更多的還在于中國發展思路的引進:帶動一地經濟社會發展,“要致富先修路”。數據顯示,蒙內鐵路項目已為當地直接創造工作崗位超過4.6萬個,項目累計培訓當地員工超過4.5萬人次,大批肯尼亞青年赴中國學習鐵路運營。
顯然,這條鐵路不僅有力地促進了非洲大陸的一體化進程,而且通過在當地創造大量就業為非洲國家經濟發展、民生改善注入了強大動力。更重要的是,中國在這條鐵路的建設過程中,通過“授人以漁”的方式幫助當地經濟發展,這一思路在今后的“一帶一路”建設中還將貫徹始終,這對于世界上廣大發展中國家而言,具有深刻的現實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