魯西集團化工新材料產業園全力建設智慧化工園區,以生態理念為核心,依托智慧感知網絡,開發了貫穿安全、環保、能源、安防、應急等多個管理于一體化信息平臺。園區規劃科學,化工裝置布局合理,并建有完備的公共輸關管廊和配套服務機構。被中國石油和化學工業聯合會授予“中國化工新材料(聊城)產業園”和“中國智慧化工園區試點示范單位”。
智慧化工園區建設助力產業升級:園區已從傳統的煤化工、鹽化工基礎化工產品,在重點向化工新材料發展,已投產聚碳酸酯、尼龍6、已內酰胺等市場需求大、經濟效益好的裝置。充分發揮煤、鹽、氟、硅和石化相互關聯的循環經濟產業鏈。近年來,走出了一條“一體化、集約化、園區化、智能化”的科學健康發展之路。
運行指揮中心
退城進園企業納入一體化平臺監管:2015年以來,我們積極落實市委市政府退城進園的決策要求,不講價錢,不講條件,始終把該項目作為一項重要的政治任務認真對待,策劃了周密的停車方案和員工安置方案,三家企業生產裝置停運后,根據集團統一安排,企業3600余員工全部由魯西集團妥善安置,企業員工積極投入到原有裝置拆遷或項目建設中,沒有一人下崗,工資福利沒有下降,員工情緒穩定,生產秩序井然,為建設生態聊城,構建和諧社會做出了巨大貢獻。
企業生產安全實施可視化監管:貫徹安全標準化,實施杜邦安全理念及十大安全原則,開展全方位、多維度安全監管工作。生產工藝數據自動數采率達98.08%,工廠自控投用率達97.3%,重點危險化工工藝控制配套SIS系統。重大危險源實現“一張圖”管理,與應急救援中心實時聯動。對園區企業 “兩重點一重大”關鍵指標設置閾值,自動監測指標數據,按照不同等級分類,一旦超標報警顯示并將信息發送給園區領導。
園區環境建立網格化管控體系:通過生態園區建設改善大氣環境質量,建立了四級網格化預警系統。對重點區域和公共界區,接入有毒有害氣體實時在線監測,根據網格化管理辨識污染源。移動環境執法車攜帶空氣質量分析儀,實時在線數據回傳管理中心和異常預警。園區實施外排水三級管控,從企業源頭控制減少污水外排,出現緊急情況自動關閉外排水總閘門,轉入應急池。對園區下游河流斷面定點取樣,分析指標提前預警。化工園區有毒有害氣體環境風險預警體系建設項目為環保部首批國家級試點項目,于2016年12月順利通過專家組驗收。
應急聯動智能化保障快速響應:成立了山東省危險化學品魯西安全生產應急救援中心,至今已配備高噴救援車、泡沫罐車、液氯捕消車、渦噴消防車、多功能搶救救援車等,專職應急救援人員和相關專家咨詢組,與企業內部兼職消防員聯動。應急事件發生時與智慧化工園區信息平臺聯動,應急系統自動顯示天氣、危險源、相關人員及消防設施信息,自動發出預警信息,實現應急聯動的智能化,為現場指揮提供決策依據。
危化品物流管控實現集約化:進入園區承運的危化品車輛全部安裝定位系統,建立的物流信息平臺實現與企業訂單集成,根據運輸區域系統判定自動配載。通過移動互聯網將最新運輸信息實時反饋給客戶,同時對物流里程、計量及費用等數據進行動態分析,實現降本增效。產品運輸環節達到零污染事故。
完全封閉化管理提升安防能力:園區全面封閉化管理,邊界設有綠化帶、水系、道路、護欄、視頻監控等措施,設有對外卡口。實施人車分流、車輛分流和入園檢查等管理方式。將內部生產區劃定為核心封閉區,外部人員進入生產區必須進行網上審批,并在指定卡口辦理入園手續。外部承包商車輛及人員必須持有通行卡在指定卡口出入。
園區運營大數據分析圖
實時公布環保數據履行社會責任:園區實時公布動態環保監測數據和指標,履行企業的社會責任。
園區智慧化管理應用大數據:目前園區系統平臺與企業信息系統數據集成,并實現自動分類進入大數據中心。同時構建云平臺,為各類系統提供硬件資源,支撐大規模計算。基于企業管理和行業專家的系統性思想,對化工園區進行科學、前瞻、創新性的智慧化管理。通過趨勢數據、預警數據進行總體分析評價和整體運行指揮管控。
中國化工新材料(聊城)產業園是工業和信息化部認定的“國家新型工業化產業示范基地”,連續三年被評為“中國化工園區20強”,工信部首批“兩化融合管理體系”試點單位,2016年被工信部和石化聯合會命名為“智能制造試點示范(化肥生產智能工廠)”。魯西集團下一步新上升級改造項目全部按照智能工廠標準和智慧化工園區試點要求加快建設,盡早達產達效。充分利用好現在已建立的信息化平臺,持續完善智慧化工園區安全、環保、應急、能源、電商和物流等功能板塊,繼續深化系統集成和大數據應用,從多個層面全力推進產業轉型升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