力度空前的鋼鐵去產能行動持續一年之后,各省市區面臨的去產能壓力開始分化。
記者目前已出爐的2017年鋼鐵去產能計劃發現,包括浙江、福建、遼寧、陜西等在內的至少15個省市區已提前完成“十三五”期間的產能化解目標任務,這就意味著在去產能行動進行的第一個年頭,近半省市區已交完答卷。
備注:紅色區域為已完成去產能計劃目標省市區
總體完成進度也顯示出積極一面。2016年,中國壓減落后過剩鋼鐵產能6500萬噸以上,和原計劃4500萬噸相比,完成度為超額的144%。李克強在2017年1月末發表在《彭博商業周刊》上一篇署名文章中表示,計劃在三至五年內鋼鐵、煤炭產能分別壓減1.4億噸和8億噸,使相關行業恢復更加健康的基本面。
和修改后的1.4億噸這一具體目標任務相比,2016年全年鋼鐵去產能完成總目標的46%。2016年初發布的《關于鋼鐵行業化解過剩產能、實現脫困發展的意見》中,首次提出的目標為用5年時間壓減1-1.5億噸粗鋼產能。
然而,在近半省份去產能戰役已收官之際,河北省等鋼鐵重鎮任務依然艱巨。
記者統計得出,“十三五”期間,河北省去產能目標為煉鋼產能壓減4913萬噸,江蘇省為1750萬噸,山東省則為1500萬噸。過去的2016年,上述三個省份分別完成了壓減煉鋼產能1624萬噸、580萬噸、270萬噸,對應的“十三五”目標進度分別為33%、33%及18%。
Mysteel鋼鐵分析師徐向春對記者表示,“去產能任務主要集中在河北、江蘇、山東,3省的去產能任務是8163萬噸,占1億噸的82%,占1.5億噸的54%。”
徐向春分析,“清理中頻爐等意外突破口的出現,讓一些省份更容易實現提前或超額完成任務。另外,目前已完成目標任務的省份中,大多去產能任務并不是很重。”
以寧夏回族自治區為例,記者查閱到的《自治區人民政府辦公廳關于印發鋼鐵行業化解過剩產能實現脫困發展實施方案的通知(2016年—2020年)》(下稱“《通知》”)中指出,截至2015年底,共有寧夏申銀特鋼股份有限公司、寧夏博宇特鋼集團有限公司、寧夏鋼鐵集團有限責任公司3家鋼鐵企業,煉鐵產能580萬噸,煉鋼產能520萬噸。煉鐵、煉鋼裝備均不屬于《產業結構調整指導目錄(2011年本)(修正)》中應當淘汰的落后生產設備。《通知》中并沒有給出具體去產能目標,主要以嚴禁新增產能、引導企業主動退出為主。
徐向春強調,“不同于那些任務比較輕的省份,河北、江蘇、山東這些省份在去產能的過程中可能會面臨“啃硬骨頭”的難題。也就是說在去產能體量大的情況下,要實實在在去掉一些產能,包括一些“僵尸企業”的退出,也將面臨下降職工的安置及再就業、資產處置、銀行不良貸款處理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