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壘筑安全之強】
業界對徐工推出25噸全地面起重機的反應,極具戲劇性。
一方面全地面起重機產品被作為最具創新力的事件列入當年“行業十大新聞”,而另一方面卻迎來了一片置疑聲,一個很有代表性的觀點就是“全地面起重機太高端,在中國沒有市場”。
之所以有這樣的置疑,是因為全地面起重機技術含量高,從使用角度講,由于采用了大量高新技術,對操機手素質能力要求高,整機價格也高出同類產品許多,中國市場“消化不了高端設備”;從研發角度講,與同等級的汽車起重機相比,需要在更小的尺寸范圍內進行整機布局,同時還要滿足同等甚至更卓越的起重性能,其中最核心的就是對于安全、低耗、可靠設計方面的高度重視,這對于一向“發展大噸位就是要敢于用鐵”的國內企業來說,不僅在技術上是全新挑戰,而且耗資巨大,同時還會面臨新品無法轉化為商品的危險。
盡管全地面起重機的研發之路異常艱辛,盡管2002年徐工起重機械還處于“一窮二白”,剛剛脫離虧損的階段,但無論如何,徐工人立志必須在全地面上有所為,有所立。這是時代賦予徐工的使命,是徐工集團戰略的指向和志向。徐工全地面起重機在整個開發過程中,獲得了當時能夠得到的全集團最優資源,以及始終如一的信任和關懷,“只要認準了方向,就絕不能動搖。”
的確,這絕對契合徐工對未來的判斷:全地面起重機技術必然會成為大噸位起重機的主流機型,這個方向不會錯。后來的歷史證明了徐工的抉擇,也讓其因此練就成為一個真正的世界級巨擘。
義無反顧地踏上這條全地面之路后,首當其沖是安全問題。
“需要我們付諸關注的方面太多了。我們不僅要考慮到產品自身設計缺陷將導致的安全問題,也要考慮到因用戶采用不當的操作方法可能導致的安全問題。對于工況,我們必須有千千萬萬的設想模擬,我們必須找出世界上可能出現的所有施工場景。這比大海撈針還要困難。但是我們也必須撈,必須走下去。”對此,徐工起重機械的工程師們介紹說,在安全方面要用極度苛刻的態度來考量。
為了解決這點,徐工在產品設計階段便加入了“預先防范”。在設計方案中,采用了主動安全性裝置和多重安全保護裝置,把包括電動轉向在內的上百種故障模式都考慮了進去,充分保證了行車和施工作業的安全。
一路走來,徐工起重機械技術團隊們總結了幾十萬種失效模式,并將其概括成“安全、環保、可靠、先進”八個大字,張貼在企業的每一個地方,指導著徐工產品從研發、生產到裝配的每一處細節。
(連載四完,敬請期待《看徐工在中國起重機發展史上究竟扮演了怎樣的角色》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