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工程機械行業是國家實體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而工程機械配套件行業作為基礎性行業,是中國工程機械行業產業升級、技術進步的重要保障,配套件強則中國工程機械強。新常態下蘊藏著新機遇,新常態呼喚“新心態”。面對國內外經濟發展的新常態,如何打破僵局走出困境是當下廣大中國工程機械配套件企業的當務之急。
為此,中國工程機械工業協會工程機械配套件分會于10月30日舉辦“2014 年中國工程機械配套件行業年會”,共同探討這一問題,幫助與會的企業管理者探索破冰之道,開啟智慧之門。中國工程機械工業協會副會長兼秘書長蘇子孟(以下簡稱:蘇秘書長)出席此次會議并且詳細介紹了2014中國工程機械行業的發展現狀,并且對行業進行了預測。
中國工程機械工業協會副會長兼秘書長蘇子孟
成績與問題同在
數據統計,2014年居民消費價格(CPI)漲幅控制在3.5%左右,城鎮新增就業1000萬人以上,今年經濟依然保持在穩增長保就業下限和防通脹上限這一合理區間內。蘇秘書長指出,經濟的穩定給了我們更多的精力去不斷調整經濟結構、轉型升級、以及探索新的發展模式。
在這樣的環境下,我國工程機械行業近年來取得了顯著成績,例如行業專利數連創新高,重大裝備一個接一個推出,技術創新不斷突破,產品可靠性、企業內部管理都在不斷加強等。我國工程機械行業雖然取得了顯著的成績,但是我們仍應該看到目前行業發展也存在一定的問題:經濟下行壓力增大,市場競爭更加激烈,企業經營困難加強,而且某些領域風險在逐漸增大。
保持定力 主動作為
面對這些困難,企業首先要保持定力。絕不能一看到經濟指標發生變化,就立即主觀認為要出臺強刺激政策來刺激經濟的發展,同時,也要防止經濟運行劃出合理區間帶來風險,我們一定要要保持定力。
當然僅僅保持定力是遠遠不夠的,還要主動作為,促進行業的發展。具體來講,主動作為可以從以下方面著手:穩增長,調結構,促改革,惠民生,防風險。今年以來,國家審批了一系列項目,包括吸引民間資本、鐵路建設、水電工程等等,這些項目的出臺盡管都是控制在一定的范圍內,促進了經濟的穩步增長,國家還在不斷調整經濟結構、區域結構,城鄉結構,產業結構,進而促進改革。
可以說,目前國家所采取的所有措施都是為我國經濟發展提供一個穩定的環境,進而促進各個行業的發展。
2014 年中國工程機械配套件行業年會現場
五個綜合考 提高自身能力
目前,面對外部的大環境,工程機械配套企業的發展到底應該如何去做才能夠使我國的工程機械配套行業逐漸壯大?
對此,蘇秘書長提出了“五個綜合考慮”值得工程機械行業每個人深思,首先,綜合考慮主機企業的需求和配套企業的現狀,為什么主機企業不愿意買國產的配件;其次,綜合考慮主機企業自己做配套和現有的專業配套企業的可持續發展;第三,綜合考慮引進外資和自主發展的關系,歡迎各國企業來中國發展;第四,綜合考慮新機配套和后市場協調發展;第五,綜合考慮考慮高中低端產品,要有科學合理布局,統籌協調資源,抓住重點。只有真正考慮清楚這五個問題才能夠對中國工程機械配套行業有清晰地認識,才有可能找到真正適合企業自身的發展模式。
在認真思考“五個綜合考慮”之后,企業應該對自身的發展有一個新的定位,并且不斷提高自身能力。提高戰略管理能力;提高動員和整合自己擁有的資源的能力;提高服務政府、企業的能力,等等。
目前行業發展并不是很理想,行業內一些問題突出,如惡性競爭,這就需要行業內企業加強自律,嚴格要求自己,不斷加強信用體系的建設,企業應共同推進行業健康有序地發展。
談到對于工程機械行業的預期時,蘇秘書長表示中國工程機械工業協會預測行業增長7%,另外隨著之前大量投入到市場中的設備,逐漸進入報廢期或更換期,2019年前中國工程機械行業將呈平穩增長態勢。
(本文來源:慧聰工程機械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