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樣的局面將會延緩逐漸棄用煤炭的進程。電力企業已經趕在更嚴苛的排放條例出臺之前關閉老式的燃煤電廠,此舉導致2013年有4.7千兆瓦的裝機容量被迫退役,之前的2012年這一數字為10.3千兆瓦。預計到2020年之前,美國還將再關停60千兆瓦的裝機容量。分析師鮑勃˙于說,“這些數字也許看似很多,但對于整體的電力構成卻無足輕重。”被關閉的發電廠屬于舊廠,都還沒有上馬較為昂貴的“滌氣”技術,這一技術可以保證即便在燃燒低品位高硫煤炭時,也能使有害氣體排放量減少90%。
在煤炭依然占據著70%以上燃料份額的美國中西部大型發電廠中,燃煤發電的成本是如此之低,以致于很少有企業會將煤改換成天然氣——尤其是在天然氣價格兩年內上漲兩倍的大前提下。事實上關鍵問題在于,頁巖氣開采商們是否擁有足夠的手段趕在今年冬天來臨之前填補虧空的天然氣庫存量。我們應該會安然無恙的。畢竟,相關預測都認為在目之所及的未來,天然氣供應都充足得很。一旦出現短缺情況,我們就會將大量的天然氣輸往它們該去的地區。
那么在美國,究竟怎樣才能用天然氣和太陽能來取代所有的燃煤電廠(相當于每年19千兆英熱單位的電量)呢?讓我們思考一下這個問題。假設天然氣渦輪機制造業得以蓬勃發展,再加上天然氣發電廠的生產能力達到滿負荷,那么我們就能在五年內讓天然氣發電量增加50%,即相當于約13千兆英熱單位的電量。為了以太陽能來彌補剩下的煤炭份額,我們需要將太陽能發電量提升約五倍,達到每年5000萬兆瓦時左右。達到上述目標需要太陽能設備的裝機量以20%的復合年增長率連續增長10年,或以9%的復合年增長率連續增長20年。
這是在短期內就可以做到的。從2009年到2010年,太陽能光伏發電量就差不多增長了兩倍。2011年比2010年增長一倍多,2012年又比2011年增長兩倍多。當基數較小時,取得如此之高的增長率相對容易,但是隨著基數的變大,增長也變得更艱難。風力發電就是一個很好的例證——由于基數遠超過去,去年其增長率只有19%,達到1.68億兆瓦時。但我們必須記住的是,風能和太陽能都必須克服地理因素的制約——開發商首先會選擇在最多風和陽光最充足的地區建發電站。選址越糟糕,你就需要越多的太陽能板或風力渦輪才能產出相同的電量。這也就是為什么太陽能的裝機容量達到了多少千瓦并不太重要,更重要的是實際產出了多少電能。
盡管人們總是大談“電網平價”,但簡單的現實告訴我們,即便加上利用天然氣所獲得的更多電能,用可再生能源取代煤炭還需要幾十年時間。諷刺的是,隨著需求的減少,煤炭會變得越來越廉價,而對于躲過即將來臨的關停熱潮的燃煤電廠來說,它的吸引力甚至會更大。用煤發電的直接成本將會低至2.5美分。
甚至一些德高望重的資深環保人士在就煤炭問題發表觀點時也結合了當下的現實,這樣的務實態度真是讓人精神為之一振。凈化空氣任務組織(Clean Air Task Force)的執行董事阿蒙德˙科恩(Armond Cohen)30年來一直致力于減少全球能源系統對于環境的影響。但是就在去年年底發表的一篇文章中,他卻強調“煤炭不會退出舞臺”。
“煤炭對于發展中國家的經濟現代化至關重要,在今后三十年,發展中國家的大多數能源供應還得仰仗它。而在大多數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國家,煤炭也還是一個重要的殘余角色。煤炭不會消亡。但我們必須開始學著在利用它的同時又不產生大量的二氧化碳,這樣的學習過程越快越好。如果我們不這樣做,就會帶來全球氣候變化的巨大風險,而且這種變化很可能無法逆轉。現實就是如此簡單明了。那些只是簡單希望棄用煤炭的人,肯定沒有正視現實。”
“我想說的是:除了伴隨而來的環境問題外,火力發電的興旺發展是件好事;可靠的能源與經濟發展和人類發展息息相關。但我還想說的是:與這種發展相關聯的碳排放是不可接受的,它會將我們推向維護全球氣候穩定的對立面。”
經過過去一代人的努力,煤炭已經變得干凈許多。科學家們還將研究出很多新穎且更好的方法,在榨取煤炭的能量同時又不會使危險的副產品進入環境。就規模性和可靠性而言,可再生能源只能望其項背。總而言之,除非我們愿意忍受冬天把人凍死夏天能把人熱死的斷電狀態,否則在未來的幾十年里,煤炭就將一直是美國發電產業的中流砥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