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四月上旬開始,國內現貨鋼價持續反彈,在短短半個多月時間內,反彈幅度基本都在10%-15%,鋼價的短期底部基本探明,這次鋼價反彈一方面是由于在近兩個月的加速下跌后,鋼價本身的技術性反彈需要,另一方面是由于近期政策面已經進入觀察期,再次密集出臺調控措施的可能性減小,而且宏觀當局的政策調控重點已經明顯從“調結構”轉向“保增長”和“調結構”并重,在這樣的情況下,在補庫存的推動下,鋼價出現一定程度的反彈也是在情理之中,但目前鋼價反彈已經在一個敏感的時間點上,一方面,五月份是傳統的鋼材消費旺季,下游消費肯定有所增長,另一方面,國際經濟形勢的風云突變也給鋼價反彈增加了不少變數,在這樣的情況下,如何把握五月鋼價走勢非常關鍵,下面筆者根據目前所掌握的信息為大家做些簡單的分析,期望能為大家把握五月的鋼價走勢有所幫助。
調結構vs保增長
判斷一個經濟體發展狀況好壞,首先要看其宏觀經濟基本面。一季度,我國4大基本面指標均表明經濟運行處在合理區間:經濟增速達到7.4%的中高速度,通貨膨脹率控制在2.3%的較低水平,就業保持快速增長,國際收支基本平衡,表明宏觀經濟保持了平穩較快發展的勢頭。
經濟增速放緩是我們主動調控的結果,其目的是為了更好地推動發展方式轉變和經濟結構調整。一季度經濟數據表明,我國結構調整正在發生著一系列積極的變化。
從拉動經濟發展的“三駕馬車”來看,投資與消費的關系更趨合理,需求結構也在進一步轉變。其中,出口對經濟增長的貢獻比去年一季度繼續下降,內需仍然是支持中國經濟增長最主要的因素,且內需的貢獻繼續增強。
我國正處在“三期”疊加階段,即經濟增速換擋期、結構調整陣痛期、前期刺激政策消化期,發展中必須要付出一定的代價。勞動力供求關系在發生新的變化,資源環境條件的約束性持續增強,這些都使得我國經濟潛在增長率趨于下降,我國經濟增速下行符合階段性的客觀要求。
更為重要的是,經濟增速放緩是政府主動調控的結果。今年以來,我國各級政府加大了淘汰落后產能的力度,也增強了環境污染治理的力度,一些地方寧愿把經濟增速降下來,也要追求綠色發展、追求可持續發展,這是值得鼓勵的。同時,在“三期 ”疊加的新階段,主動把增長速度降下來也有利于調結構、轉方式,特別是有利于市場機制發揮倒逼作用來推動企業轉型升級。
從去年下半年開始出臺的一系列政策側出發點都在于在“調結構”的前提下“穩增長”,如房地產調控,主動調整匯率幅度等,在短期內密集出臺大量經濟調控政策,不可避免嚴重影響市場心態,而且各類調控政策之間還有疊加效應,對于鋼鐵行業,幾乎所有調控政策都對其有影響,如匯率變動對礦石進口影響強烈,多項調控政策的疊加直接影響市場預期,導致鋼價下行。
目前,中央宏觀調控政策的重點是,在精準把握總量平衡的同時,更加著眼于結構的優化,即使經濟出現一時波動,也不會盲目采取短期強刺激政策。前不久,國務院常務會議對擴大小微企業所得稅優惠政策實施范圍、進一步發揮開發性金融對棚戶區改造的支持作用,以及深化鐵路投融資體制改革和加快鐵路建設的政策措施作出一系列研究和部署,被市場認為是應對經濟下行壓力的“微刺激”措施。綜合考慮國內外各種因素,更確切地說,中央的上述舉措是著眼于穩增長與調結構的平衡。
近年來,我國經濟已由依靠投資、出口拉動,轉向重創新、調結構、擴內需的內生增長方式,經濟增長進入轉型升級的新階段。從多種因素分析預測,新型城鎮化建設、產業與消費升級、民生基礎設施投資等將為未來經濟發展注入新動力。此外,內陸地區在未來的5~10年,內陸地區對GDP增長的貢獻會越來越大,對未來經濟增長的支撐力會越來越強。消費升級為經濟提供可持續增長動力,第三產業對國民經濟的貢獻率持續增長。
通縮預期vs需求下降
一季度,我國經濟保持了平穩較快增長的態勢,CPI同比上漲2.3%,處于溫和上升區間的下沿,是在宏觀調控預期的范圍內。但是從近期的基本面來看,通縮的預期的確強烈。一是因為近期國際形勢的變化,使得農產品價格節節盤升,尤其是直接關系到居民生活水平的相關產品,在這樣的對比下,PPI的走勢異常疲軟就隱藏在CPI之后。
二是通縮預期的延續壓力也仍然存在。一方面是因為目前全球氣候的異常將使得全球農產品進入到新一輪的升勢中,比如說俄烏爭端影響歐洲糧倉烏克蘭的糧食生產,從而打開了國際農產品價格的漲升空間預期。另一方面則由于近年來的氣候也顯示出極端氣候已頻頻發生,這必然會影響到熱錢對農產品價格漲升的預期,這必然會對我國短期CPI數據形成一定的推動力,間接掩蓋PPI。
PPI數據不理想,呈現出三個特點:一是,自2012年3月,PPI已連續25個月為負值;二是,今年前3個月,PPI降幅逐月加深,改變了2013年5月以來降幅收窄的趨勢;三是,CPI和PPI在3月份同時出現環比下降。至少說明:一、內需不足,穩增長很重要;二、制造業供大于求,工業生產領域增速還不理想,化解產能過剩仍然任重道遠;三、外需依然不振,國際市場對于中國制造的需求增長緩慢,這從最新公布的外貿數據也得到了印證。
PPI為負,表面看來是國內問題,實際上是國際問題。PPI為負是外需不振的表現,不完全是內需原因,它與我國工業尤其是制造業對國際市場依賴程度高密切相關。我國的重化工特別是鋼鐵業,與國際市場聯系特別密切。我國是世界制造業中心,外需不振,對我們的產品需求就相應的增長緩慢,進而反映在生產領域、工業生產價格的走勢上。
PPI降幅加深,尤其是3月份CPI和PPI環比同時下降,說明經濟下行壓力依然較大,在生產領域,特別是工業生產領域增速還不理想,制造業產能過剩仍然是經濟發展中的主要矛盾,前幾年刺激政策形成的投資正是轉化為產能的時候,加重了產能過剩。
從以上的分析可以看到,目前短期的通縮預期還將加強,下游需求還將處在下降通道內,但季節性的需求釋放不可避免,所以很難排除鋼價出現先漲后跌的震蕩走勢,短期內,需求釋放配合技術性反彈,加之資金面的適度寬松,還有部分上漲的空間,但如果一旦成交量不能放大,鋼材下游需求不能配合價格的上漲,強烈的獲利了結沖動將導致鋼價再次下滑。
五月鋼價走勢大預測
通過以上兩方面的重點分析,五月的鋼價上漲有很大的不確定性,在月內將呈現前低后高的走勢,主要原因:1)大鋼廠對推升鋼價態度曖昧,主要為了維持正常生產,不希望預定合同被價格大幅波動影響,另一方面近期全行業再次進入普遍虧損,市場已經由”去庫存”進入到”去產能”的階段,加之近期京津冀一體化規劃呼之欲出,河北面臨利用產業升級淘汰落后產能的歷史性機遇。
2)靠炒作無需求的價格上漲不會長久。從目前看,近期內拉升價格都是靠貿易商之間相互倒貨和鋼廠持續漲價的預期。一旦市場價格下行,市場需求不能跟上,前期的獲利資源必然會選擇獲利了結,直接打壓鋼材市場價格持續上漲。
3)短期內政策面目前處于弱平衡,而從國內經濟的現實情況看,通脹和通縮其實是并存的,“保增長”和“調結構”相互糾纏,一旦經濟再次過熱,強力調控還將推出,政策面的調控風險始終存在,不可不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