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剛剛落幕的北京工程機械展(BICES 2013 )上,高空作業設備無疑成為了行業里的新寵兒,不僅是特雷克斯等國際巨頭,眾多的國內企業也紛紛推出了他們的高空作業平臺產品(如:星邦重工、鼎力),而老牌的高空作業設備巨頭捷爾杰自然也不甘人后,其全球總裁再次親臨展會現場——這兩年在中國舉辦的相關展會,他幾乎是每展必到。
在過去的兩年時間里,工程機械行業整體呈現出一片不景氣的狀態,鮮有不衰退的領域,然而,與整體情況相反的是,高空作業設備這一細分領域卻正以每年15%左右的速度高速增長。這實在很令人好奇,這究竟是一塊怎樣的市場,能夠在慘淡的大背景下逆勢突圍?
“老”產品的“新商機”
事實上,高空作業平臺并非什么新事物。它又名升降機,擁有結構簡單、操作方便、安全可靠、外型美觀等特點,被廣泛應用于多種高空作業領域。據統計,目前,中國市場上的自行式高空作業平臺30%左右銷售給船廠,主要用于船廠的補漆、焊接、上料及檢修等工作;30%左右銷售給大中型租賃公司;其它則通過代理商渠道銷售。
船廠所使用的腳手架,搭建和拆除的時間很長,船塢一天的使用成本就近100萬元,所以考慮成本和安全性,船廠已經廣泛使用高空作業平臺。其他工業領域,高空作業平臺也有著廣泛的應用空間,比如汽車、化工、電子、食品、煙草、醫療及制藥等。另外一個重要的應用領域就是公共設施,如體育場館、火車站、公園、游樂場和學校等。
在中國,當前大多數建筑都使用混凝土工藝建造。混凝土工藝建造的建筑一般都需要使用腳手架作為支撐工具,在做完基礎后還需要拆掉腳手架,成本非常高。而且混凝土50年內無法自然降解,可回收性遠差于鋼結構建筑。另外混凝土在采購、運輸和泵送等方面都會耗費巨額的成本。目前,政府也已經注意到了這些問題,開始大力推廣鋼結構,在國外,鋼結構建筑結束使用之后,80%的建筑材料可以回收,是一種綠色的建筑。如果鋼結構建筑成為建筑市場的主流,高空作業設備的市場就會繼續放大。如鳥巢等鋼結構為主的場館,其在建造和維護過程當中高空作業設備的使用量都非常大。
另外,隨著城鎮化政策的推進,城鄉二元結構將逐步取消,而大量的高層建筑將會催生出大量的高空作業平臺購買力。數據顯示,美國在2010年的高空作業平臺保有量2.5億輛,幾乎每一個家庭都擁有一輛私家升降車,雖然中美在居住情況上存在一定差異,但據數據顯示,目前中國市場上高空作業平臺保有量尚不足3萬臺。無疑,中國高空作業設備市場蘊含著巨大的商機。
爆發前夜
作為全球最大的高空作業設備專業制造商,美國捷爾杰公司早在2010年末就已經在中國建立了生產基地,而捷爾杰公司全球總裁法蘭克 ? 內爾豪森對中國更是興趣濃厚。“其實,我們的主要市場目前還是集中在美洲、歐洲等地區,中國的業務基數并不大,盡管如此,我們仍然看好中國這一潛力巨大的市場,相信在規模和增速上,中國將會有更為突出的表現,不過,對中國來說,這塊市場的爆發式增長還沒真正開始。”
一塊巨大的新蛋糕似乎已經出現,眾多企業已經做好了廝殺的準備。為什么內爾豪森卻認為,“爆發式增長”還沒有真正開始呢?
在內爾豪森看來,對一場比賽來說,最重要的顯然是游戲規則,而非參賽人員。他認為,高空設備在中國市場的導入率,主要取決于兩個因素,一是成本問題,企業會傾向于選擇一種更節約成本的作業方式。另外,政府的態度也會起到很大的作用,如果政府能夠穩步推進更嚴格的安全生產方面的法律法規的話,會直接推動中國高空設備市場的發展。那時候,井噴式的增長或許才會真正到來。
與此同時,安全生產也成為了促進高空作業設備發展的重要因素。北美高空作業平臺市場的年銷售額超過20億美元,在美國,法律規定,超過10英尺(3.048m)的作業必須有工作平臺,而高空作業平臺是其中效率最高的。法律對于安全生產方面的規定強有力的促進了高空作業設備的整體發展,而目前國內對于高空作業所出臺的相關法律法規尚不全面,有待于進一步的完善。
據統計,僅2013年3月,我國就有17個地區發生房屋市政工程安全事故,共38起,死亡51人。其中造成安全事故的一個重要原因是腳手架和吊籃等工具的不規范使用。如果用高空作業平臺取代腳手架,事故率和傷亡數字將大幅下降,這無疑將成為今后的發展趨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