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過兩年多研究、調研、起草工作后,《鋼鐵物流互聯網公共商務信息平臺建設》和《鋼鐵物流互聯網信息交互技術規范》兩部鋼鐵物流關鍵技術國家標準,日前正式進入到意見征集階段。
據悉,這兩部鋼鐵物流業國家標準有望明年上半年出臺,并向全國鋼鐵行業推行。
近年來,隨著鋼鐵物流業在國內突飛猛進的發展,其嚴重滯后的標準已成為制約行業發展的瓶頸。據國家統計局統計,2012年,我國粗鋼產量達到7.17億噸。據估算,2015年粗鋼產量將達到7.44億噸,中國將產生接近40億噸的鋼鐵物流。如果以鋼材物流、倉儲的費用在150~200元/噸估算,鋼材物流產業規模將高達1300億元左右。
“物流領域是導致鋼價大幅波動、經銷商盲目囤貨的關鍵環節之一,鋼鐵物流業的行業秩序亟待規范。”業內人士稱,由于鋼材產品的標準化程度不高,同樣的鋼材品種,由于產自不同的廠家,其價格在市場上往往存在著巨大的差異。因此,要想從根本上解決這一問題,就必須加快鋼鐵物流標準化體系的建設。
“目前我國的鋼鐵行業在流通和物流環節中的運輸、倉儲、管理和信息化等方面都沒有規范,流通企業相比于鋼廠來說集中度更低,并且小而散亂,急需制定相關標準加以規范。”中國物流與采購聯合會會長何黎明此前曾在公開場合表示。
據悉,兩部標準從制定鋼鐵物流互聯網信息交互技術規范入手,旨在解決國內鋼鐵信息平臺交互關系復雜、交互方式不一致,造成的信息化成本高、周期長、質量差的問題,最終建公共信息平臺,形成鋼鐵物流各環節信息的追溯體系,實現鋼鐵物流作業規范化目標。
公開信息顯示,這兩部國標均屬全國物流標準化技術委員會發起的“重點物流領域關鍵技術標準研究”子項目之一。早在2010年10月,根據國家標準委要求,中國物流與采購聯合會鋼鐵物流專業委員會(以下簡稱中物聯鋼鐵物流專委會)牽頭,并聯合中國鐵路物資總公司、西本新干線等單位共同啟動制定工作。
中物聯鋼鐵物流專委會秘書長王建中認為,目前我國鋼鐵物流量位居國民經濟各行業物流量之首,但還沒有與之相適應的現代物流標準體系框架。通過標準體系的建立,能夠實現鋼鐵物流消費與生產信息的對稱,能夠實現鋼鐵物流全過程供應鏈集成效應,能夠實現鋼鐵物流信息化的完善運行,這對鋼鐵物流產業的健康有序發展具有重要的戰略意義。
“建筑鋼材質量一直是公眾關心的話題之一。一些鋼材市場將‘瘦身’鋼筋公開擺賣或私下出售,給建筑質量帶來安全隱患。標準的實施,將有效地遏制鋼鐵流通環節現存的一些不透明操作,促進國內鋼鐵物流產業高效協同運行發揮作用。”采訪中,一些消費者認為,從某種程度上看,這也有益于規避建筑企業追逐劣質鋼材的念頭,保障建筑工程質量。
記者了解到,上述標準只是鋼鐵物流標準化建設進程中的一部分,整個鋼鐵物流標準化體系共涵蓋了22個標準項目。預計未來5年內,還將分兩個階段完成鋼鐵物流標準17個標準項目。
目前,有關鋼鐵物流的國內上市公司主要包括五礦發展、物產中拓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