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業反哺地方財政提升公共服務
城鎮化是一個漸進的過程,產業集聚的同時還帶動了多方面綜合配套的快速發展。
“灌溪鎮的常住產業工人就有上萬人,以每人年消費最低1萬元人民幣計算,整個消費市場就有1億元,第三產業前景可觀。”楊學平告訴記者,產業帶來的可觀稅收,加上城鎮日益增長的內生需求,使政府有了財力和動力為百姓的基本醫療、教育等公共服務提供更多的服務和支撐。
擔任灌溪鎮政府負責人多年,如今擔任管委會書記的楊學平目睹灌溪一步步地壯大。在鼎城,城鎮化的內生需求正在將面積為12平方公里的灌溪擴展到48平方公里。
騰明友也認為,成熟的產業進入城鎮反哺財政,使得這些地方具備了“自我造血”功能,政府有了財力,就可以不斷完善基礎設施建設,不斷地改善民生,為企業的長久發展提供穩定的社會環境和勞動力群體。
“2012年,中聯重科在常德市灌溪鎮的園區產值120億,創造了全鎮78.1%的工業總產值和67.4%的稅收,帶動了當地153家配套企業。”騰明友介紹。
楊學平介紹,灌溪工業園三產服務體系日益完備,規模較之前擴大了4倍,在產業及產業工人和城鎮居民的需求拉動下,由政府投資1.25億元修筑的城鎮骨干路網,將城鎮已建成的安置小區、產業工人公寓、三產服務和產業配套連接起來,鎮上甚至還開辟出兩路公交線路,現代化氣息已越來越濃,還同步解決了留守老人、留守兒童問題,提高了當地人民的幸福指數。
在楊學平看來,產業集聚還帶動了土地流轉,推動了農業產業化。他分析說,由于灌溪周邊的剩余勞動力或者是年齡階段的勞動力不斷涌入到企業,成為產業工人,他們的身份也由農民變為市民,家里的田土要委托或者租賃給他人耕種,這也有利于土地流轉和農業產業化的實現。
楊學平說,當前農業產業化最大的瓶頸就是土地的局限性,一家幾畝,難以形成規模化。農業產業化最有效途徑就是要擴大規模,加強機械化程度。“灌溪模式”也證明,土地得到有效流轉后,現在灌溪已形成優質稻生產、葡萄和蔬菜種植等規模農業。
與此同時,規模生產對農業新技術開發和推廣也提供了市場需求與可能,吸引來一批農業技術人員及各類專業技術人員聚集,在加速第三產業及服務內容升級的同時,也加快了農業現代化的步伐。據統計,2012年,該鎮完成農業總產值2.09億元,比“十五”末期增長6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