鐵嶺市縣域經濟充滿了活力,連續5年保持年均30%的增長速度,高出全省平均增幅的8.1個百分點,成為全省縣域經濟發展的領跑者。
鐵嶺市的成功,在于鐵嶺把發展縣域經濟作為統籌城鄉經濟社會發展的重要載體,堅持工業化、城鎮化、農業現代化“三化”并舉,重點突破工業、突破園區,培植特色產業集群。并且以工業化的快速發展來拉動城鎮化、農業現代化的進程。而這個變化過程,就是鐵嶺縣域經濟發展、壯大的過程。
產業集群的發展壯大為縣域經濟發展確立“著力點”
發展縣域經濟,鐵嶺市首先把確立縣域經濟發展的“著力點”放在首位。這就是,設計各工業園區發展規劃時,確定每個園區要重點發展1至2個主導產業,并通過錯位發展,實現資源整合、項目聚集。經過幾年的努力,鐵嶺市12個產業特點鮮明的產業集群基本形成。
而且,這些產業集群大多坐落在鐵嶺的各縣(市)區。請看:專用車產業集群位于鐵嶺經濟技術開發區;換熱設備產業集群位于昌圖縣;起重機械設備產業集群位于開原市;新能源裝備制造產業集群位于清河區;閥門、橡膠產業集群位于銀州區;有色金屬加工、汽車零部件加工制造產業集群位于鐵嶺縣;醫藥保健品產業集群位于西豐縣;礦山機械制造、化工產業集群位于調兵山市。
最直觀的效應是,12個產業集群在助推鐵嶺縣域經濟快速發展!
在開原,起重機制造業已經有幾十年的歷史,但企業形不成規模,技術含量低,缺乏產業競爭力。“十一五”期間,開原市以起重機傳統優勢為基礎,規劃建設了11平方公里起重機械產業園。近兩年,產業園良好的投資環境開始顯現出來,三洋重工、韓國星都、衛華集團的落戶,逐步改變了開原起重機小、輕、散的產業格局,并在大項目的帶動下完善了產業鏈,集群效應初步顯現,2011年被評為省示范工業產業集群,并成為全國起重機械生產三大基地之一。就此,開原市在沒有資源優勢、區位優勢條件下,依托起重機械產業集群,引進大項目、聚集大產業、形成大工業,走出一條被喻為“開原模式”發展之路,綜合經濟實力從全省第34位躍升至現在的第5位。
開原市是一個代表。在發展縣域經濟的過程中,鐵嶺市各縣(市)、區,充分利用產業集群的條件,以產業集群促進工業規模壯大,以工業規模的壯大帶動縣域經濟發展。
2012年,調兵山市重點圍繞礦山機械、新能源化工、潤滑油“三大產業基地”開展產業集群招商,其中礦山機械制造產業企業達到60多家,主營業務收入60多億元。鐵嶺縣汽車零配件制造產業集群企業總數達到85家;位于昌圖縣的換熱設備產業基地已入駐企業222家,被譽為“中國熱谷”;西豐縣醫藥保健品產業集群去年實現產值55億元。2012年,鐵嶺專用車、起重機械、工程機械、汽車零部件、有色金屬、換熱設備等6個產業集群主營業務收入均超過100億元,其中5個進入省重點產業集群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