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組,成為繼2008年金融危機之后再一次拯救起重機行業的利器。這一次,克瑞收購華隆管業,被地方政府視為重啟重組的一次標志性事件。
2009年年初,長垣縣曾經雄心勃勃地提出,要通過3年時間,將當地130多家起重機企業整合為8~10家,并制定了《長垣縣起重裝備制造業戰略重組實施方案》、《長垣縣人民政府關于振興起重裝備制造業的意見》等政策性文件,力求推動全縣起重行機業的集約化、集團化發展。
當年,河南省礦山起重機有限公司吞并兩家同行,河南衛華集團收購了3家公司,新鄉市礦山(集團)起重機有限公司與16家本土企業聯姻和姻等,均能看到地方政府“看得見的手”在發力。
兩年之后,長垣更有力度的激勵重組優惠政策浮出水面。
據了解,長垣成立了推進企業戰略重組聯席辦公室,由縣主要領導親自掛帥。出臺的相關支持重組的財稅優惠配套政策尤顯給力。比如,企業重組后,按2011年年底雙方的企業所得稅為基數,3年內每年新增的所得稅(地方留成部分)按100%額度返還給企業,兼并企業土地使用稅3年內按100%、80%、50%的比例返還給企業;對政府推薦的重組重點企業政策更為優惠,被兼并企業5年內土地使用稅100%返還,兼并企業3年內土地使用稅50%返還。同時,對企業實施技術改造、科技創新、提質創優工程,及雙百人才引進制定了激勵政策,力度很大,獎勵額度在2000萬元左右。
重組:最好的出路?
簡單地重組,并不能使1+1>2,走產業升級、產品升級之路,才是長垣起重機行業做強的關鍵。
理應承認,在行業低谷期,是推進企業重組重要的節點,一是企業估值大幅降低,二是小企業主經營意愿大幅下降,二者均成為重組的合理理由。
而重組也是地方政府的共識。
因為,重組能夠改變“小而全、散而亂”、“一業獨大”的產業狀態,消除企業之間同構化的產品競爭,發揮骨干企業的帶動作用,可以引導中小企業與之協作配套,實施經營效率的提升。
不過,重組能夠解決的課題是企業規模由小到大的問題,事實上,1+1=2的規模效應帶來的企業運行效率未必有一個小企業轉身靈活。
“因為長垣的大部分起重機企業,設計圖紙一樣,生產流程一樣,管理方式一樣,銷售模式一樣,服務理念一樣,競爭策略一樣,廠容廠貌、廣告宣傳也一樣,甚至連企業名稱都近似。”仿冒已經成為行業發展的最大障礙,甚至是殺手。一家企業生產出一種新產品,如果市場銷路好,大批同類企業就蜂擁而至,血拼成本,直到把利潤榨干。
嚴重同質化、惡性競爭、產品低端化、附加值低等問題并非一個“重組”能夠解決的課題,或許這是自2009年政府啟動重組至今收效不巨的成因。
當然,重組推進難還有企業控制權的博弈。
2010年,隨著宏觀經濟好轉,長垣起重機行業之間的內部重組擱淺,其內在原因就是,起重機老板內心深處“寧當雞頭不當鳳尾、怕讓位、怕丟權、怕別人控股”的心態作怪。
事實上,有業內專家并不看好長垣起重機行業內部的重組,因為不同的企業捏合到一起,純粹的規模合并,未必能達到最優效果。大企業大集團需要企業內生性發展壯大,而非簡單的并購重組。
走產業升級、產品升級之路,才是長垣起重機行業做強的關鍵。
事實上,當地政府也看到這一點,提出了產業升級的思路,走重組之路時,對企業的技術升級之路更加看重,讓一批龍頭企業快速實現產品差異化,突出重圍。比如克瑞正是實現了從門式、橋式傳統起重機跨越到塔式起重機行業的轉變,并通過技術開發,迅速實現了高速增長,擺脫了在低端市場競爭的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