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印度工業化的逐步開展,政府注重對本國鐵礦石資源的保護,未來印度礦石在全球出口的比重和總量均將呈現下降趨勢。原先印度礦的主要進口國,如中國,將逐步增加從巴西、澳洲進口鐵礦石的量,從而改變航運的路線格局。經測算,在極端情況下,將增加好望角型船4%~5%的海運貿易量,同時由于增加的均為好望角型船的需求量,因此對于大型船舶的運營狀況或將略有改善。
鐵礦石需求結構將產生重大改變主要反映在兩方面:一方面是中國進口鐵礦石量將可能因為歐美、日韓鋼廠減產而大幅增加;另一方面是因為印度減少出口,而導致中國從巴西、澳洲、南非等地鐵礦石進口量的增加。前者增加貨運量,后者加長海運距離,因此將在較大幅度改善好望角型船和VLOC的贏利狀況。
鋼鐵行業分析師預測,2011~2013年中國鋼鐵產量將維持在5%~6%的增速。將每年帶來鐵礦石進口量約6000萬~7000萬噸的需求增量,同比增速將達9%~10%。
不過根據之前預測,如果礦價下行,歐美、日韓鋼廠大幅減產,則中國鐵礦石進口可獲取量將較大幅度增加。在假設全球鐵礦石貿易量增長8%的情景下:在極端情況下,假設主要產鋼國按照2009年金融危機時減產幅度減產、全球粗鋼產量減少5%,預計中國鐵礦石能獲得的進口總量將達到7.96億噸,同比增速20%;在中性預測下,假設主要產鋼國減產10%、全球鋼產量不增加,鐵礦石進口量增速將達到12.7%;在較為保守的情況下,全球粗鋼產量增長4%、主要產鋼國均不減產,中國鐵礦石進口量增速將只能達到6.8%。
礦石運輸價格戰不可避免
隨著大船總體交付規模提升,我們預計2011~2014年好望角型船運力供給增速將達到16%、12.3%、5.6%、3.8%。
雖然目前國內散貨運力過剩較為嚴重,但訂單占比依然居高不下。這主要還是在于各船運公司認為在一定的載運率水平下,大船規模經濟優勢明顯,能為船東帶來更高的回報。因此在供給嚴重過剩情境下,搶占市場份額是必然的路徑,價格戰成為保證載運率的主要方式之一。
規模經濟帶來的效應就是在一定載運率下,保本點將逐步下移。而新造船舶由于設計的緣故,其經濟性能將更為顯著,因此在競爭中更具備優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