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工程機械市場重心依舊在國內。目前,雖然全球經濟形勢錯綜復雜,但全球工程機械行業仍有增長的市場基礎,其中歐美經濟仍然是影響全球工程機械行業增速的關鍵因素。長期來看,如果歐美經濟持續低迷并且中國宏觀調控不放松,全球的工程機械產業都會受到較大影響。從全球工程機械行業景氣指數來看,2008年金融危機時為-80%,今年1月回升至高點66.1%,隨后于9月又下降至-20.2%,金融危機的影響遠遠沒有結束。
從中國工程機械行業來看,由于中國工程機械產品在歐美的市場份額不高,目前歐美市場的疲軟對中國工程機械行業的影響還不大。中國政府制定的年經濟增長目標是中國工程機械市場增長的“定心丸”,而城鎮化率及機械化率提升、保障房建設、大型基建如水利建設、隨著客戶需求升級和技術升級的產品更新換代以及對后市場需求的提升等仍是中國工程機械市場增長的主要驅動因素;此外,中國工程機械產品在全球的市場份額也將穩步提升。
隨著中國于2008年底推出的4萬億經濟刺激計劃進入尾聲,固定資產投資減速、工程機械產品保有量增大而客戶投資回報率下降單機工時費下降、人力與燃料成本上升。在內外需疲弱的背景下,中國工程機械行業正逐步回歸理性平穩增長,2010年及今年一季度的高速增長難以再現,中國工程機械市場規模乃至全球工程機械市場規模的增速必將放緩。從這個角度講,全球工程機械行業的競爭會愈加激烈。
至于中國工程機械行業在今年二、三季度以及未來一段時間內可以預計的銷量“跳水”是“降溫”還是“寒冬”,中外巨頭們意見不一。有的認為中國市場2010年及今年一季度的銷量異常火熱提前過度透支導致今年2-4季度及明年初的銷量同比數據較差,中國工程機械行業正經歷“降溫”;同時,中國市場還沒有經歷過真正意義上的“寒冬”,中國的工程機械企業對周期的防范意識還不足、風險較高。有的認為中國政府的宏觀調控、緊縮貨幣政策以及歐美經濟的二次探底,帶來了此次中國工程機械行業的“寒冬”。
不論是“降溫”還是“寒冬”,市場回調正成為中國工程機械企業“苦練內功”的機遇。中國工程機械行業在過去兩年中經歷了一個異常火爆、忙于生產和交貨的時代,耽誤了管理、技術、市場創新及人才培養。市場回歸科學理性發展的軌道,正是中國工程機械企業思考如何“苦練內功”、加強內部挖潛、打造企業自身核心競爭力、甚至提升自身市場地位的機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