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何一次滿負荷的成功,都不是僅僅依靠某幾個關鍵因素。
超級履帶起重機的負荷極限,實際上有三級數據。
第一級是設計負荷,比如,1000噸履帶起重機在設計的時候要考慮超能力的25%以上,即設計吊裝量要達到1250噸。
第二級是試驗負荷。在產品定型試驗時,1000噸履帶起重機要吊起1250噸砝碼,這稱為靜載試驗。還要吊起1100噸的砝碼并且回轉,稱為動載試驗。
第三級是實際工況負荷。在吊裝施工時,考慮現場風變、地面、周圍震動、吊重移動過程等各方面的因素,實際負荷極可能超過起重物體重量的20%甚至50%,所以吊裝方案設計時原則上不超過80%,即1000噸最大允許吊到800噸。徐工1000噸、2000噸履帶起重機實施應用挑戰的負荷極限,均為施工極限。
廠家試驗與實際吊裝有著極大的區別。每一次滿負荷施工的成功,都不僅是依靠某幾個關鍵因素。同一方案、不同工地、不同天氣、不同地基、不同使用次數,甚至不同的操作人員施工隊伍,各種因素疊加形成的最終都會有不同結果。但一次極限吊裝只會有一個結果,不論成敗,絕無可逆性。
正是由于對實際施工的深刻理解,也是由于長期浸潤在各大施工行業客戶之中,徐工借鑒大型施工企業完工投產后均要留下一支隊伍、對業主單位“保障運營”半年的慣例,形成了徐工特色的“保運計劃”。對于超級履帶起重機每一次的吊裝工程,均具體分析,制定計劃,按照工程進展計劃,分別組織隊伍進場保運。從技術到操作,組裝到維護,從現場指揮到氣象、地基和人員安全督察,重要項目甚至依據工程方機構組織一一對口,與施工方的各口人員通力合作,無縫對接。2000噸履帶起重機施過程中徐工現場人員最多時達到了30多人,占施工警界區內人員的一半。
黃島760噸反應器吊裝過程中,由徐工450噸履帶起重機溜尾,1000噸履帶起重機主吊,在吊裝物逐步從水平調整到幾乎垂直的狀態時,監察人員發現隨著起吊過程中1000噸臂架幅度小幅調整,1000噸履帶起重機的超起配重出現了偏移,如按原計劃450噸履帶起重機卸荷,1000噸履帶起重機承擔的動載荷超將過150%,甚至達到200%。
督察人員立即叫停了整個工程,現場分析會立即召開,1000噸主設計師與吊裝現場工程師通過緊急計算,判斷各方面因素,得出了“吊車前臂幅度加大的能力上余量最多”的結論,拿出了調整方案。雙方現場人員立即重測地基水平度,同時要求氣象監測上報數據。在小雨的陰霾中,在全體人員的注目下,最終將反應器成功吊裝就位。
大型工程驚心動魄,每一次都必須萬無一失。
時隔三日,徐工1000噸履帶起重機再次完成黃島比第一臺增加40噸重量的反應器,創下徐工1000噸履帶起重機施工吊裝重量的新紀錄。
而在武漢80萬噸/年乙烯工程現場,徐工2000噸履帶起重機則首次成功將高78.168米、直徑3.8米的第一粹取精餾塔C-101吊裝就位,整個回轉過程僅用了10分鐘,就安全、順利、圓滿完成。
不到半年時間,兩臺徐工超級履帶起重機,5個工地,9次吊裝,次次表現強悍,回回令人滿意。
“超大型履帶起重機關鍵技術研究是成功的,總體技術達到國際先進水平”由中國機械工業聯合會組織的專家組對徐工超大型履帶起重機關鍵技術研究給出了這樣的評價。
徐工1000噸履帶起重機車主、淄博海灣經貿有限公司總經理于利民說:“雖然天氣條件非常惡劣,但是用徐工的千噸級履帶起重機成功地進行了大件吊裝,我為擁有徐工設備自豪,國產超級履帶起重機很棒!”
中石化第十建設公司項目施工經理孔振剛說:“施工過程中,徐工集團為我們配備了一批優秀的技術人員和服務人員,為兩臺設備吊裝成功奠定了良好的基礎,他們的組織經驗和技術水平得到了現場施工人員、公司領導的一致認可,1000噸履帶起重機在吊裝過程中表現的性能也完全達到我們本次吊裝的需要。”
而一位長期擁有清一色進口大型起重機的企業高層領導則于近期表態,以后添置設備將優先考慮國產大吊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