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聯儲16日發布的快報顯示,今年第二季度,美國企業仍繼續在積累盈利和削減開支,企業持有的現金和其他流動性資產的總額增長到了2.047萬億美元,相比第一季度增長了4.5%。企業現金持有量為美聯儲自1945年開始此項調查以來的最高水平。而彭博社此前的預測顯示,手中握有總額2.4萬億美元現金的日本企業將尋求在海外收購以提高收益率。
亞洲制造業的發展也在加速區域內的互動,形成了一種通過競爭互補不斷加強生產鏈的局面。比如,同是制造業,越南、印尼等國生產服裝、鞋子比中國更有成本優勢,但相關機器設備則需要從中國進口。在中國對歐美市場每100美元的加工生產出口中,大約有35美元到40美元是流向東南亞國家的。這種局面有力促進了區域內制造業的提升。
與此同時,區域內的企業也在加大相互之間的投資。不少中國的服裝、制鞋等企業將工廠轉移到東南亞。東盟10國相互間在制造業的投資去年達到了創紀錄的210億美元。
發達經濟體重振制造業對亞洲產業升級構成挑戰
亞洲制造業仍然面臨一些難題。莊巨忠認為,首先是需要繼續擴大內需,減少對發達國家市場的依賴;其次是發達國家目前也在積極重振制造業以創造更多就業,這將對亞洲國家的制造業升級構成競爭;第三是在目前一些亞洲新興經濟體中,加工貿易仍占較高比重,附加值較低,未來產業升級是趨勢所在。
分析認為,如果發達國家重振制造業,首先會在中高端加大投資與研發,其次是占領中高端產品的全球市場,這都不利于亞洲制造業的進一步擴大和提升。
新加坡大華銀行經濟分析師全德健對本報記者表示,提振國內消費可以填補歐美需求疲軟所缺失的出口,但東南亞國家收入和消費水平低,消費市場從原來的高收入市場轉為低收入市場,企業利潤會降低,而收入提高和市場拓展都需要一段時間。同時,亞洲貨幣可能持續升值,因此,企業要提高認識并自我調整,積極開拓亞洲區域市場,逐步減少對發達國家市場的依賴。此外,非洲和拉美是非傳統市場,在風險高的同時回報率也高,潛力很大,前景廣闊。
接受記者采訪的專家均認為,由于此次歐美發達國家經濟下滑的幅度不會超過2008年的國際金融危機,亞洲制造業只要能夠抓緊這一有利時期,進一步擴大和提升產業水平,就有可能化“危”為“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