粗放式的經營、只求速度的發展模式將降速。目前的規模是按照中國最旺盛時期的需求所設置,2009年5月,為刺激經濟,國務院辦公廳發布《裝備制造業調整和振興規劃》,對工程機械行業、能源專用機械等行業提出了具體的支持措施,到今年年底規劃期截止。
雖然中國城市化與基建仍在急速推進,但增速已經開始下降,新興的水利、治污、保障房等建設無法支撐以往的發展規模。上半年房地產投資仍然維持在高位,一旦房地產下滑、高速公路、高鐵等建設規模下降,機械需求也將隨之下行。
機械工程行業面臨的困境與房地產企業類似,轉變困局的方法也較為相似。
行業可能進入并購時代。從去年三季度開始,房地產行業成為中國并購市場的冠軍,大魚吃小魚的并購案例層出不窮;機械工程行業將出現同樣情況,強者恒強,通過鼓勵在境內外多地上市的方式,擴張大型企業的融資渠道,由大企業逐漸吞并小企業。
僅有融資渠道還不夠,掌握核心技術是關鍵。前幾年的高速發展使中國制造工藝提升,降低了返修率,卻無法掌握核心技術。與家電業極為類似,關鍵技術都不在國人手中。根據2009年的數據,在機械制造行業,企業產品的40%重要零部件(包括底盤、液壓等)是依靠進口原材料等固定支出,被國際技術領先的企業把持。國內大型制造企業,其利潤空間被擠占至不大的空間,利潤的高低很大程度上源于對資產周轉的控制。
從2010年開始的緊縮政策,開始了對機械工程企業的擠壓,如果無法在技術上取得突破,這些企業將與房地產企業一道進入數年低迷期。如果在十二五期間取得技術突破,中國機械工程與中國制造一道,還能迎來幾十年的輝煌期,未來的五年至關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