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能過剩行業落后產能減量置換辦法。擴大新型工業化產業基地和“兩化”融合試點示范,繼續大力推進節能降耗和減排治污,引導重點用能企業開展對標達標活動,推進工業用電需求側管理和能源合同管理,發展循環經濟。按照主體功能區的要求引導產業有序轉移,增強工業經濟的協調性和可持續發展能力。引導企業加強質量管理,提升產品和服務質量,培育自主品牌競爭力。研究設立產業引導基金、風險基金、創業基金等,引導企業結構調整,技術升級等推動發展。
三是進一步加大技術改造力度,增強傳統產業升級改造的支撐力。工業轉型升級既要培育發展戰略新興產業,更要改造龐大的傳統產業,這是工業轉型升級最緊迫、最艱巨的任務。傳統產業要應對消化當前和今后成本上升的壓力,就要不斷提高勞動生產率,前提是要提高目前整個工業的人均資本裝備率,而過去和應對國際金融危機的實踐證明,企業技術改造是一條有效的途徑。下一步,應進一步完善技術改造的長效工作機制,持續加大技術改造的投入,營造全社會支持企業技術改造的環境,在質量品種、節能降耗、減排治污、安全生產、裝備工藝等薄弱環節和領域,加大對傳統產業的改造升級。
四是著力優化中小企業發展環境,增強中小企業發展的活力和內生動力。繼續落實好扶持中小企業發展的各項優惠政策,加快出臺鼓勵和引導民間投資的相關配套政策,擴大民營經濟、中小企業的市場準入范圍,消除制約民間投資的制度性障礙,形成國家支持中小企業發展的中長期預期,增強經濟發展的內生動力。進一步規范市場秩序,抑制和改善投機的氛圍,形成有利于創新的環境。著力解決融資難問題,優化信貸結構,加強小企業資金支持,多措并舉,加快金融體制機制改革和組織制度創新,充分發揮好市場機制和政策支持的作用。采取風險補償,財政貼息、營業稅減免等方式,支持商業銀行增加對小企業貸款。拓寬小企業融資渠道,加大對創業投資的引導和支持力度。密切關注企業資金周轉情況,及時采取措施,防止因相互拖欠引發資金鏈斷裂。打造共性技術服務、市場拓展服務等中小企業公共服務平臺,支持中小企業創新商業模式。積極爭取各項國家中小企業專項資金,對中小企業技術改造項目,對符合條件的小型微利企業投資國家鼓勵類項目等,安排資金給予補助,支持中小企業轉型升級。進一步減輕企業負擔。根據新的中小企業劃型標準,進一步分行業研究有針對性的扶持小微型企業的政策措施。
(報告中引用的數據除特別注明外,均為國家統計局公布或根據其數據測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