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沙被稱為“中國工程機械之都”,但工程機械主機企業70%的外購件和外協件不在湖南,其中柴油發動機、變速器、車用空調、專用汽車底盤等幾乎全部依賴省外乃至國外供貨。在市“迎接黨代會,共謀新發展”建言獻策活動中,長沙市科學技術協會王勇和市委黨校余敏就提出由政府牽頭,組建國家級的長沙工程機械基礎技術研究中心,確立核心技術競爭優勢,實現產業的可持續發展和工程機械產業集群化發展。
現狀:去年產值突破1000億元
伴隨著工業經濟的騰飛,長沙工程機械產業異軍突起,產品涵蓋全部工程機械18大類中的12大類、一百多個品種,2010年的產值突破1000億元,成為國內工程機械行業發展最為耀眼的亮點。
據了解,長沙工程機械產業起步于20世紀90年代初期。目前,長沙工程機械產業共有規模企業30家,其中大中型企業6家,大大小小的配套與協作企業數百家。產品品種占全國工程機械品種的70%。主要產品為拖式混凝土泵、混凝土泵車、混凝土布料桿、混凝土攪拌機、塔式起重機、塔式起重布料兩用機、壓路機、攤鋪機、汽車起重機、靜力壓樁機等14個品種。
經過10多年的發展,尤其是近幾年的飛速發展,已經形成了以中聯集團、三一集團、山河智能等為龍頭的各具特色的企業群體。集群重點聚集在長沙高新技術開發區、長沙經濟技術開發區,瀏陽現代產業制造園和寧鄉經濟開發區也在逐步集聚。
問題:關鍵技術受制于人
“盡管長沙工程機械行業發展很快,但也存在很多問題。”建議指出,由于關鍵技術仍然受制于人,難以掌握國際競爭中的主動權。
企業的核心競爭力主要體現在核心技術。但長沙工程機械行業在核心技術上,許多高新產品的技術還未掌握。“如發動機、變速器、液壓泵、馬達、控制閥、控制器等工程機械核心傳動系統、液壓系統與控制系統的關鍵零部件還必須依靠進口,采購成本約占據了整機成本的40%。”建議指出,由于供貨還不能保證,往往在市場需求高峰期時,國外進口零部件廠商先給國外工程機械品牌供貨,我市企業卻因為配件供貨周期過長而錯過擴大市場份額的最佳時機。同時,長沙少有面向行業的配套企業。正因為“產業集群化程度不高,難以形成區域品牌競爭優勢”。
創新是企業發展的源動力,管理創新是企業創新的靈魂。
建議:提升整體競爭優勢
“掌握核心技術,實現產業結構優化升級,已經成為長沙工程機械產業化發展必須突破的瓶頸。”建議指出,實現產業集群化發展,形成區域品牌競爭優勢,也將成為工程機械產業持續發展的動力。
建議提出,由市政府相關部門牽頭負責,整合相關科研院所,共同組建國家級長沙工程機械基礎技術研究中心,從事工程機械基礎技術和配套關鍵技術研究。另外,他們還建議發揮長沙工程機械產業主機企業的群體優勢,建立縱向戰略聯盟,帶動本地配套企業的發展,形成工程機械產業鏈。同時引導龍頭企業建立橫向戰略聯盟,投資發展幾大龍頭企業共同需要的配套企業,共同提升長沙工程機械產業的行業整體競爭優勢。
在此,他們還希望建立專門的工程機械人才培訓基地,確保工程機械人力資源的彈性供給。并建立工程機械行業公共信息服務平臺,形成行業成員間、行業與外部環境間長期互動交流機制,促進企業有序競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