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工機械 加碼大噸位起重機 咬住龍頭地位不放松
代碼:000425流通盤:3.53億股
基本面:縱橫馳騁 成就工程機械排頭兵
徐工機械成立以來,一直是中國工程機械行業排頭兵,全球起重機企業第三強。公司主營起重機械、鏟運機械、壓實機械等各種工程機械產品。起重機械占公司收入五成以上,是公司的收入支柱,其中又以汽車起重為主導,該子業務已連續4年市場占有率超過50%,處于行業的絕對龍頭地位。
除了深耕國內市場,徐工機械還通過細分差異化營銷方式,加大出口力度。產品遠銷中東、中亞、南美、非洲等發展中地區,并深入北美和歐洲等發達地區。公開信息顯示,公司2010年上半年實現外銷16.2億元,較去年同期增長30%以上。
在剛剛舉辦的上海寶馬展中,徐工機械展示了目前國內最大噸位2000噸級履帶起重機和技術最先進的千噸級全路面起重機、第四代成套路面施工機械、“鋼鐵蜘蛛俠”ET110步履式挖掘機、88米登高平臺消防車等。業內人士表示,在工程機械領域,核心技術是關鍵,徐工機械的新型產品代表了機械市場的發展趨勢。
行業狀況:國家戰略實施 創造好環境
國內固定資產投資規模擴大是工程機械行業增長的主要動力。2009年,國內固定資產投資規模達22.5萬億元,相比2000年增長了5.8倍。期間,工程機械行業的市場規模也增長了5.46倍。中國工程機械工業協會會長祁俊表示,戰略性新興產業的快速發展,西部大開發、振興東北、中部崛起和建設新疆等國家戰略的進一步實施,將為工程機械行業創造良好市場環境,到2015年,中國對工程機械的市場需求將達到9000億元。
4萬億元投資也拉動起重機市場增長。分析人士預計,今年起重機行業銷售規模將超過388億元,而到2015年,該行業更有望達到900億元以上的規模。作為國內最大的起重機制造商,徐工機械的市場占有率高達55%。
公司亮點:奪話語權 加快大噸位國產化
我國300噸及以上大噸位起重機目前被國際品牌主導,國內產品還沒有形成大規模的替代。而近期徐工機械投入的全面起重機項目無疑將加快大噸位產品的國產化進程。
該公司未來的資產注入也是看點。某券商分析師告訴記者,隨著2009年、2010年公司相繼完成優質資產的注入,以及定向增發,集團做大做強上市公司的思路非常清晰。目前集團尚有挖掘機、筑路機械等產品,租賃業務及5家合資公司等資產。
另外,今年5月,江蘇省政府與中國兵器工業集團簽署戰略合作協議給投資者巨大的想象空間。根據協議,在“十二五”期間,兵器工業集團將在江蘇新增投資150億元,以做強做大徐工集團為主要平臺,深入推進戰略合作。
太原重工 高速列車輪軸 助公司快速增長
代碼:600169流通盤:4.88億股
基本面:高端裝備龍頭 填補多項空白
太原重工成立于1998年7月,是我國高端裝備的龍頭企業。數十年來填補了240項國內空白,也創造了多項中國乃至世界第一。公司主要生產重型機械設備,產品線可分為軋鍛設備、挖掘焦化設備、起重設備、火車軸輪、鑄鍛件、齒輪傳動機械、煤化工設備、油膜軸承等10大類,細分產品有100多種,涵蓋了各種大型機械的主要類別。其中,大型冶金起重機、礦用挖掘機、軋鋼設備、鍛壓設備等產品多年來市場占有率超過80%。
公司早在幾年前開始進行結構調整,業務結構的調整,使得太原重工能及時轉型,保持持續成長。而下游的石油及天然氣行業需求的景氣,新能源核電風電方面等大型鑄鍛件的需求持續增長,帶動公司主要的產品軋管機設備,鑄鍛件的需求旺盛,此兩類產品同比去年上半年增長44%和60%。近期,公司針對新建高速列車輪軸國產化項目的非公開發行方案獲得通過。
行業狀況:政策助力 風電高鐵設備需求大
高端裝備是“十二五”期間的發展重點,重點領域建設和投資帶動了資源、能源、交通等行業的發展,礦山采掘、核電、風電、鐵路裝備、大中型壓機等重型機械設備都將長期受益。
我國是世界上風電裝備領域發展最快的國家。就風力資源來說,內地及近海風資源可開發量約為10億千瓦,相當于印度的30倍,德國的5倍,然而從裝機來看,目前僅為印度的1/2.5,德國的1/8,未來空間巨大。
隨著大量高鐵客運專線的投運,鐵道部有意將原有客、貨混跑的鐵路線路改為貨運專線,并將這些貨運專線進行重載、高速化改造,以提高貨運能力,這形成對高速列車輪軸產品的需求。
公司亮點:天津臨港基地明年底試產
東方證券認為,太原重工最被看好的亮點是在天津臨港的重型裝備研制基地,它將是未來三年公司賴以高增長的引擎。該基地建設項目以風電、核電、煤化工等新能源裝備為主。一期計劃2011年底進行試生產,2012年開始貢獻業績,最終目標是銷售規模達到100億元。
近期公司擬非公開發行1.8億股,投向的高速列車輪軸國產化項目也不容小覷。公司董秘辦人士表示,200公里/時以上的高速列車輪軸的技術公司已經掌握,預計最多在未來兩年內,公司將拿到鐵道部頒發的相關資格證照,屆時公司將是國內唯一一家同時做高速車輪和車軸的公司。另外,國海證券認為集團資產注入的可能也是公司值得關注的看點之一。
中國中鐵 手握近萬億合同 廣修鐵路主要受益者
代碼:601390流通盤:166億股
基本面:基建龍頭 中國最大的建設集團
中國中鐵是中國和亞洲最大的多功能綜合型建設集團,按年度工程承包總收入計算,公司為全球第三大建筑工程承包商。公司已在境外逾55個國家和地區承建超過230個海外項目。
2009年公司共完成鐵路正線鋪軌9327公里,完成電氣化鐵路接觸網10844正線公里,完成公路建設1155公里,2009年公路市場份額約占全國的13.3%;參與建設城市輕軌、地鐵線路土建工程285公里,鋪軌工程105公里,2009年城市軌道交通項目占全國市場份額的51%。
因城鎮化建設加速等刺激,中國中鐵近幾年來以鐵路為主的基建處于爆發式增長。2010年1~9月份累計新簽合同額為5689億元,同比增長36.8%。截至今年9月份公司未完成合同額達9326.03億元。
行業狀況:高鐵黃金期5萬億蛋糕待切
到2020年,全國鐵路營運里程規劃目標由10萬公里調整為12萬公里以上,到2012年就將達到11萬公里。預計《中長期鐵路網規劃》項目全部實施后,到2020年鐵路建設投資總規模將突破5萬億元。2010年起,我國高速鐵路建設計劃投入7000億元。目前我國在建的高速鐵路有1萬公里,計劃新線投產4613公里。
國際市場方面,工程承包市場有著較好的發展空間,特別是非洲等市場,前景更為廣闊,隨著中非合作論壇的8項援非措施的提出,以及中國與非洲交流合作新時代的到來,我國企業在國際工程承包上,環境將越來越好。
公司亮點:內部整合 質地更上一層樓
分析人士表示,中國中鐵合同額超常規增長,未來的成長空間可期。公司截至9月底所簽合同額度已經完成了年初計劃的120.7%。按照目前發展勢頭,預計未來2~3年內,行業將依然保持較高景氣度。同時公司有望利用國內的高鐵技術帶動國外新接合同的增長,未來幾年公司新簽合同額依然有望穩步增長。
國元證券還看好公司投資超過300億元的約10個BOT項目。這些項目也都陸續進入投資回報期,隨著運營的成熟,未來幾年收益也將顯著增加。10月25日,中國中鐵的一份內部重組報告獲得通過,此次重組是中國中鐵有史以來最大規模的一次企業內部重組,共涉及總人數1.7萬人之多,資產總額120多億元。
業內人士表示,盡管中國中鐵是國務院批準的第一家同時進行先A股后H股整體上市的央企,但在中國中鐵內部,各子公司基本是獨立經營。本次大規模的內部重組則是整合企業資源、精簡機構、權力集中以發揮集團優勢最高效的手段,整合后公司的質地將更上一個臺階。
達華智能 物聯網新龍頭
代碼:002512目前流通股本:2400萬股
基本面:IC卡龍頭 激勵機制初成
達華智能主要從事非接觸IC卡和RFID電子標簽產品的研發、生產和銷售,其中前者分別占公司收入和利潤的近9成。從地域上看,公司收入的60%~70%來自國內市場,其余來自以歐洲和亞洲的其他國家的市場。
公司目前已成為我國最大的非接觸IC卡生產商,市場占有率從2007年的11%,快速增長到2009年的19%,連續三年排名第一;電子標簽產品的市場份額也從2007年的8%上升到2009年的12%,在國內市場處于領先地位。
在行業內,公司的競爭優勢主要體現在小型項目上。校園一卡通,出入控制,電子證照,包括移動支付在內的小額支付、資產追蹤管理、生產的自動化及過程控制。
對外,達華智能在所處的細分行業龍頭地位優勢明顯;對內,達華智能中高管理層持股面廣,以副總經理黃翰強等公司高管和業務骨干為核心的61名自然人合計持有公司4.02%的股份,內在的激勵機制已初步形成。
行業狀況:戰略產業 復合增長率超30%
國家已把物聯網定位為戰略性新興產業,RFID技術作為物聯網的核心技術,前景廣闊。在政府的支持和企業的推動下,RFID產業也得到了較快發展。易觀國際預計,行業短期內的增速將有所放緩、但仍有望保持在30%以上。達華智能所處的物聯網產業是一個蓬勃發展的大行業。
中國信息產業商會智能卡委員會預計,2014年全國非接觸IC卡銷量將達到10.9億張,電子標簽的銷量則將達到8億張。公司現有的非接觸IC卡的產能為1.3億張/年、電子標簽的產能僅為800萬張/年,產能利用率基本飽和。
隨著IPO募集項目建成后,將新增非接觸IC卡產能1億張/年,新增電子標簽產能7000萬張/年,屆時總產能將達到3億張。
公司亮點:產品型號全 具備成本優勢
受益于市場化競爭以及靈活的經營策略,公司具有產品型號全面和價低的競爭優勢,得以充分挖掘非政府主導的RFID市場。公司2008年營收和利潤分別增長63.58%和90.87%,2009年~2010年度,公司增長趨緩,主要受制于產能。由于行業高增長,加上公司募投產能將在2012年釋放,未來公司的發展前景相當明確。
“達華智能可謂具備得天獨厚的優勢!”一位不愿具名的研究員向《每日經濟新聞》表示,該股是實實在在的細分行業小龍頭,行業景氣度高,公司市值小,產能擴張空間大,公司內部治理結構合理,激勵機制已經形成,滿足這些條件的公司看起來相當完美,并已初具牛股之相。
山西汾酒 在變革中重生
代碼:600809目前流通股本:4.33億股
基本面:昔日領頭羊 發動營銷改革
公司是全國最大的白酒生產基地之一,產品有白酒、配制酒、葡萄酒、黃酒四大系列,擁有汾酒、竹葉青酒、杏花村酒等13個品牌。公司酒文化歷史淵源深遠,是我國惟一一個同時擁有汾酒和竹葉青酒兩個國家名酒的企業。汾酒是我國清香型白酒的典型代表。
擁有自主品牌的山西汾酒具備較強的定價權,公司品牌梯度清晰,高中低價位搭配較為合理。公司計劃在2010年高、中、低價位產品市場比例達20%、60%、20%。
1994年以前,山西汾酒銷售收入一直穩居白酒行業前3名,隨著體制問題和自身決策失誤等原因,公司自1994年開始失去了行業領頭羊的位置。2009年10月汾酒集團完成管理層換屆以來,公司實施了一系列的改革措施,企業基本面得到改善。今年是山西汾酒營銷改革的關鍵一年。
行業狀況:行業分化 優勢企業高增長
近幾年來,白酒行業快速發展,在資本市場,白酒股也相當熱門,消費升級是其快速發展的驅動力。白酒的價位拉得越來越寬,所能容納的企業數量和規模也越來越大。行業整體及個體都發展得很好,這是白酒行業跟其他諸多行業的不同之處,從全國性到區域性品牌都發展得很好。
行業地位而言,根據中投證券的劃分,第一陣營是茅臺、五糧液形成的高價酒陣營,競爭力依賴于品牌;汾酒以及洋河、郎酒等次高端酒廠則屬于第二陣營,競爭力依賴于品牌、渠道雙輪驅動;古井貢、老白干等省級強勢企業則構成第三陣營。
由于各家企業未來都給自己定很高的目標,隨著競爭加劇,加上消費環境可能變化。業內預計未來3~5年,白酒行業可能會出現分化,即優勢企業可能維持高速增長,繼續成為主流,另一部分企業則會止步不前,甚至走下坡路。從國際經驗來看,由于次高端、中端的市場容量往往比高端大好多倍,因此,身處于第二陣營的企業彈性更大。
公司亮點:銳意進取 以圖復興大業
高層的調整,新鮮血液的注入,一系列銷售改革的推進,曾經的白酒龍頭是否將由此獲得重生?
2009年12月,公司新領導李秋全董事長上任后,對汾酒集團未來發展提出了激動人心的規劃。到2015年,集團名酒收入達到100億元。按集團規劃,到2015年,集團未來幾年收入復合增速將達23%,而增量部分主要靠上市公司資源來實現。今年8月,公司領導再次提出2013年提前完成集團百億元目標的計劃。
招商證券董廣陽認為,新領導班子上任后,公司做了一系列的改革,山西汾酒正在為實現復興積極夯實各項基礎。山西汾酒根植于山西,同時不斷謀求省外市場的拓展。隨著一系列改革的奏效,公司發展應該是比較確定的。
另一個可能提升估值的催化劑是集團資產的注入。一是集團杏花村酒資產的注入,二是集團持有的銷售公司40%的股權,但這一注入計劃尚沒有時間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