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容忽視的是,鐵礦石價格連年攀升,吸引了大批資金進入這個產業。鐵礦石供需偏緊局面將會扭轉,價格也將隨之面臨一個拐點。
瑞士銀行報告稱,2011年鐵礦石市場供求將平衡。而中遠期貨分析師白凈預測“明年國際市場的鐵礦石將供大于求”,則是對中國這個世界上最大鐵礦石買家的一個利好消息。
潛在產能改變供需
2010年鐵礦石談判的硝煙未盡,2011年新一輪談判業已啟動。盡管三巨頭依然強勢,但相對去年,業內對2011年的談判稍顯樂觀。
從目前澳大利亞的力拓和必和必拓、巴西淡水河谷三大礦山的新項目建設趨勢看,未來2~3年間,礦山產能將得到集中釋放。“到那時,鐵礦石將供過于求,價格下跌。雖然礦山方面依然憑借資源壟斷居于強勢,但從長期考慮,礦山產能的建設和未來釋放,無疑會對2011年的鐵礦石談判產生有利影響。”白凈告訴現代物流報記者。
白凈分析,國際鐵礦石市場的供過于求對中國鋼鐵意味著成本下降、定價模式改變和買方市場的到來。至于這種利好的消息,會否讓中國的鋼產量進一步膨脹,要看中國市場的需求,“中國鋼鐵經過高消費高增長到高消費低增長之后,未來有可能進入飽和區,只是現在對中國產量極值還不好判斷。”
鐵礦石外依度下降
鐵礦石供過于求的預期,真能帶來鋼鐵業低成本時代的回歸嗎?11月23日,鐵礦石貿易商王建對現代物流報記者表示,“理性的市場是產能隨著需求變。但問題是,中國鋼鐵市場需要規范管理市場。否則,可能在低成本唆使下,低端的鋼鐵產品可能抬頭,進一步造成資源浪費和環保壓力。”“所以,現在已經開始調整鋼鐵產業的產品結構了。”白凈說,“盡管鋼鐵幾年前就產能過剩,但產能不會那么理性地隨著市場變,所以,中國政府在鋼鐵行業的管理上,應進一步加大兼并重組、淘汰落后產能的力度,同時,要嚴格控制高耗能、高污染和資源性產品出口,促進國內產業升級。”
另外,中國鐵礦山的積極勘探開發,加上中國鋼企的境外投資參股等形式的自有礦山增加等等,都降低了中國鋼鐵對三巨頭依存度。2010年1~9月份中國進口鐵礦石4.576億噸,比上年同期減少1153萬噸,同比下降2.51%。而另一方面,2010年1~9月份,國內鐵礦石產量7.8億噸,同比增長25.89%。其中二季度比一季度增長了37.61%。在需求有限的情況下,國內礦比例增大,形成了對進口礦依存度的進一步下降之勢。
外礦產能的增加和國產礦產能的釋放,再加上政府對鋼鐵產業的調控管理,增強了鋼鐵產業自身對鐵礦石資源的把控,自然對三巨頭壟斷的利潤造成了極大的對沖。“從長遠來看,供求變了,價格就要變,所以,以鐵礦石為主要原材料的鋼鐵產品的成本下降,就不難理解。”王建的預期比較樂觀,“低成本回歸不是夢。”
期待低成本時代
不容忽視的是,鐵礦石價格連年攀升,吸引了大批資金進入這個產業。“目前,三大礦山均有鐵礦石新項目在不斷投建,其產能將在2014年前后集中釋放。屆時鐵礦石供需偏緊局面將會扭轉,價格也將隨之面臨一個拐點。”11月23日,鋼鐵資訊網站分析師張敏對現代物流報記者說。
之前,一位西澳大利亞州政府官員預計,從市場潛在的需求量來看,2015年全球市場對澳大利亞的鐵礦石需求量可能在6.2億~6.8億噸,2020年將達到7.6億~8.7億噸,但是西澳大利亞州的鐵礦石產能預計到2015年將達到9.4億噸,2020年更是達到11.6億噸。
在不少人樂觀判斷和分析未來鐵礦石供應形勢有利于中國鋼鐵的同時,也有人所持觀點就相對謹慎。
11月24日,鋼鐵分析師尹吉梅在接受現代物流報記者采訪時說:“因礦山許多大型鐵礦項目都是在建,真正達產尚需時日,無法在短期內讓供應明顯增加。所以,盡管鐵礦石的未來可能供大于求,但是鋼鐵低成本的時代,最起碼5年之內不可能會回來。”“說供大于求,是因為內外礦的供應在增加,但是礦的增加不是一朝一夕的,需要周期,而且咱們內礦的品位和質量及供應周期不可能在5年之內滿足本身需要,外礦是在增加,但是能保證國內的也有限,今年印度對國內的出口量減少了40%。不過大的方向,就是廢鋼的回收利用。”尹吉梅分析道,“不說短了,50年以后,廢鋼將代替鐵礦石和焦炭做為煉鋼的原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