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次聚集千億產業集群的前瞻之舉
改變企業的經營方式,即由過去單純產品經營向產品、品牌、技術、服務等經營一體化轉變;由“大而全”全鏈條的制造模式向以高精度加工與集成為主的新型制造模式轉變。這是歷史賦予沈陽機床集團領銜建設具有國際競爭力的先進裝備制造基地、打造千億機床產業集群的光榮使命;更是沈陽機床集團自身全面提升裝備制造母機水平的“蝶變之旅”。
經過多年的發展,機床產業已經成為鐵西區乃至沈陽重要的主導產業和支柱產業。沈陽機床集團數控機床、大型裝備、成套生產線、核心功能部件等4大類、300多個品種、千余種規格的產品,市場覆蓋全國,出口到80多個國家和地區,機床產銷量、市場占有率均居國內同行業之首。今年1-10月份,機床銷售收入123億,同比增長22%,數控機床產量2.3萬臺,同比增長39%。
應該說,沈陽機床集團的產品特別是數控機床正在打破發達國家的壟斷,迎來了千載難逢的發展機遇。如何抓住機遇,用更多的資源與人力投入利潤更大、核心技術更多的數控機床的生產,成為擺在機床集團面前迫切需要解決的問題。
為普通機床產品尋找“代工生產”,利用自己掌握的關鍵核心技術負責設計和開發新產品,建立一套生產、質量、銷售控制體系,具體的加工任務通過合同訂購的方式委托同類產品的其他廠家生產。通過多次研究和探討,這一OEM模式成為破解企業快速發展難題的最佳解決方案。沈陽市相關負責人指出,沈陽機床集團率先采用OEM方式,是調整產品結構、提升產品質量的必然選擇。這樣一次變革,將在鐵西區乃至沈陽打造出一個社會化普通機床制造產業體系,整體提升沈陽裝備制造業配套加工能力,對加快沈陽先進裝備制造業產業聚集區建設、打造世界級千億產業集群,將具有十分重要的戰略意義,起到十分巨大的推動作用。
一場產業結構重組優化升級的戰略轉型
據了解,此次沈陽機床集團的戰略轉型涉及三大核心任務,一是產品結構的戰略性大調整,即實現數控機床大批量生產及普通機床OEM轉移規模增長并舉;二是全球營銷服務體系建設,即將國內4S店由7家增加到10家,海外營銷與服務公司由4家增加到20家,建立自主的營銷與服務平臺;三是金融與產業的緊密合作,即成立金融租賃公司,從資本市場上籌措資金支撐技術改造及經營。
機床產業的全面提質升級,鐵西擔綱,刻不容緩。鐵西區政府相關負責人透露,引進國內外先進機床生產制造企業,實現機床整機企業的全新突破成為當前的重中之重。明年在機床整機企業引進上務必要有新破性,引進50家機床主機廠。年底,鐵西將分赴德國、意大利等國家招商;明年初將分赴長三角、珠三角開展招商活動。鐵西區正加緊創新招商引資機制和策略,在國際市場重點引進激光加工中心、沖壓機床、磨削機床、成型機床等世界一流的機床整機企業,做到添平補齊、擴大品種、提高配套質量、降低配套成本,做大產業聚集規模,提升沈陽鐵西機床產業基地的產品結構,提高功能部件配套水平。
一個社會化制造的生態體系悄然崛起
記者了解到,沈陽機床集團的普通機床OEM項目轉移總體上按照主機、部件、零件、鑄鍛件等四個層次進行規劃,形成約22家制造企業,10余家鑄鍛件企業。該項目最終形成年總產機床7.8萬臺,經濟規模55億的普通機床產業集群及具有20萬噸的鑄鍛件產業集群。
普通機床以OEM方式社會化制造轉移,將立足沈陽面向全國,最終形成緊密型的社會化制造體系。這一體系的形成還將進一步擴大市場份額、提升經濟規模,由目前的30億增加到50億元,為數控機床提供有利的產業支撐;與此同時使沈陽機床集團騰出制造資源,大上中高檔數控機床,實現數控機床年產4萬臺。
其實,為改變機床產業“一枝獨秀”的現狀,鐵西區委、區政府謀劃已久。該區將大力扶植民營企業,加快形成具有較強實力的“專精特新”中小民營企業群,致力于培育100戶民營企業,全力打造民營企業50強。
2012年,一座具備630臺年產量的重大型數控機床生產基地將在鐵西建成。同時,一個專門為機床基地各中小企業提供專業化的機床檢測、試驗、展示、展銷、技術改進和管理提升、信息化交流等服務的沈陽鐵西機床企業技術服務中心,也將適時運轉起來。
與此同步,全國為沈陽機床做配套的企業正陸續到沈陽經濟技術開發區建廠投資。截至目前,已經有20家機床功能部件企業落戶。以日本安川、精工NSK、臺灣百大精密等為代表的國內外機床功能部件企業紛紛前來投資建廠。鐵西區在寶馬工業園周邊規劃建設7.3平方公里的機床產業園,重點承接沈陽機床集團普通車床OEM產能轉移,力爭用3年時間,實現普通機床的OEM方式社會化制造,形成一套社會化普通機床制造產業體系,聚集區機床產業集群正在形成。
搶抓機遇,順勢而為,一個主動放棄“大而全”,從而將重要資金、技術、資源投入更高端產品的沈陽機床集團,通過一場由內而外的變革,必將化繭成蝶,蛻變全新的身姿——一個高端定位、高速推進的國際化機床產業集群,正在鐵西區迅速壯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