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聯重科漢壽工業園工程建設現場,兩大主體廠房的鋼結構正在緊張吊裝中。該工業園將主要用于中聯專車公司起重運輸車輛、高空作業類車輛等產品的加工制造及混凝土攪拌站的研發生產,計劃于今年11月底完成主要生產廠區建設工作。
2009年,全球工程機械企業受市場需求驟減影響,面臨前所未有的考驗,而中聯重科的產業集群藍圖卻在逐步實現。目前,中聯重科已形成了包括中聯重科科技園、麓谷工業園、泉塘工業園、望城工業園、常德灌溪工業園、漢壽工業園、益陽沅江工業園、陜西渭南工業園、上海工業園、意大利CIFA工業園等產業園區在內的主要產業基地。其中,混凝土機械、工程起重機械、建筑起重機械、土方機械、專用車輛、專用車橋6個事業部已經完成百億規劃,年銷售收入過千億元的國際化工程機械產業集群雛形初現。
無獨有偶,在近日《中國工程機械》雜志社評選的“2010全球工程機械50強排行榜”中,中聯重科以30.41億美金的銷售額由2009年的第二十名躍升至第十名,業績增長達到53.12%,營業利潤率高達13.15%,成為全球前50強中上升最快、營業利潤率最高的企業。
“我們現在面臨激烈的市場競爭,企業要發展壯大,首先要有一個好的產品,有了好的產品,才能有市場,有了市場才能有發展的主動權。這就要求我們的企業不斷地推進科技進步和創新。”今年3月召開的全國“兩會”期間,胡錦濤總書記在了解中聯重科的發展情況后,勉勵企業通過引進、消化、吸收再創新,使產品有競爭力,同時加大企業自主研發力度,爭取突破更多關鍵技術,獲得更多自主知識產權。
“不同的企業在不同的發展階段對自主創新的路徑會有不同的選擇。中聯重科走過的是一條‘科技產業化、產業科技化、企業國際化’的道路。當回過頭來看這條路時,其所承載的使命,并不僅僅在于把技術轉化成了現實的生產力,做大了一個企業,更重要的是把一個國家級的研究院帶入了市場,引領行業技術進步的作用得以繼續發揮。”中聯重科董事長詹純新說。
“科技成果的價值在于產業化”
談到中聯重科科技進步、自主創新的歷程,不得不提到中聯重科的母體——長沙建設機械研究院。
成立于1956年的長沙建機院,是國內唯一從事建設機械研究開發和行業技術歸口的綜合型科研院所。作為工程機械行業科研開發的“國家隊”,建機院的成立和成長與國家在資金、人才、政策等方面的持續投入緊密相連。50多年來,國家下達的數百項國家重點科研項目和新產品設計任務在建機院完成,如人民大會堂的鋼結構設計,劉家峽水電工程、北京地鐵工程、青藏鐵路前期勘測等國家重大建設項目。此外,建機院先后為全國80%以上的工程機械企業提供了科研新產品設計的技術,每年產生的社會經濟效益在100億元以上。
國家的持續投入,使建機院擔當了工程機械行業技術輸出中心及標準制訂者的角色,由此也形成了中國工程機械行業自主創新的基礎。在工程起重機、建筑起重機械、路面機械、混凝土機械等產品的科研、新產品開發、標準制訂等方面,長沙建機院真正地發揮了國家隊的技術支撐作用,大大促進了全國工程建設機械的行業技術進步和產業的健康發展,為我國現代化建設發揮了應有的作用。
不過,隨著國家實施改革開放政策,市場經濟觀念深入各個產業領域,計劃經濟時代架構的國家“大科研”體制,直接導致產業、科研“兩張皮”,多年積淀的自主創新成果缺乏直接轉化的機制,研究院只能依靠賣圖紙維持生存,無力進行前沿的技術開發。
“新技術的產生并不等于新產業的形成,真正決定自主創新價值和產業競爭力的,是科技成果轉化的數量、質量和速度。而目前我國的科技成果真正實現產業化的不足5%,這在科技成果扎堆的高校、科研院所仍然顯得尤為突出。”詹純新說。
1992年,長沙建機院開始“科技產業化”的嘗試,時任副院長的詹純新帶領長沙建機院7名員工借款50萬元,創立了中聯公司。第二年,我國第一代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混凝土輸送泵就在中聯誕生。
不過,產業化的進程并不順利,產品參照歐洲技術,很快出現“水土不服”,施工中問題不斷,中聯重科的技術人員像救火隊員一樣,穿梭于各地。一邊是供不應求,產品利潤豐厚;一邊是技術硬傷,質量亮起紅燈。
兩難之間,詹純新果斷抉擇停產停售,靜下心來搞第二代。1994年,也就是中聯成立的第三年,適應國情的第二代混凝土輸送泵下線,并迅速占領市場。
由于技術和市場實現了無縫鏈接,中聯公司銷售收入和利潤以年均60%以上的速度增長。1993年盈利近300萬元,1994年開始扶搖直上,盈利近1000萬元;以后連續多年的盈利都幾乎翻番。
中聯重科的成立,科技成果得以轉化,自主創新的價值得以體現,研究院也逐步變成了一個科技型企業。短短18年,通過持續創新發展,中聯重科從零起步,以年均60%以上的增長速度滾動式超常發展,成為總資產278億元,員工21000多名的全球化企業。目前,中聯重科已成為中國工程機械裝備制造領軍企業,并躋身全球工程機械企業前十強。
“這就是科技產業化的魅力所在,技術一旦與市場結合、與資本結合,改變的不僅僅是技術本身的命運,也是科技人員的命運、一個企業的命運,甚至是一個國家的命運。”詹純新說。
“產業進步的關鍵在于自主創新”
2010年3月22日,由中聯重科自主創新、自主研發制造的全球最大水平臂上回轉自升塔式起重機,在武漢與中鐵大橋局集團有限公司(簡稱“中鐵大橋局”)正式簽約。該塔機的開發,標志著我國工程用超大噸位塔機長期依賴進口的局面徹底被改寫。
“雙方的合作是強強聯合,也是優勢互補,兩者的合作顯示了我國相關領先行業的自主創新實力,‘世界第一’塔機打上了‘中國創造’的深深烙印。”中鐵大橋局董事長梅權在現場接受記者采訪時如是表示。
據介紹,D5200—240塔機最大起重能力240噸,起升高度210米,標定力矩為5200噸·米,是迄今為止全球最大的水平臂上回轉自升塔式起重機,能將240噸的重物吊高至210米,相當于一次將60頭成年大象吊高到70層樓的高度。該塔機除了用于馬鞍山長江大橋施工建設外,還將服務于中鐵大橋局今后的鐵路施工、高速鐵路橋梁施工等建設項目,對中國鐵路客運專線等大型建設將產生極其深遠的影響。
作為有國家科研院所背景的企業,18年來,中聯重科始終注重技術的原始性創新、集成創新和引進消化吸收基礎上的再創新,相繼研發了一大批我國施工領域急需而又領先世界水平的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工程專用裝備。特別是2009年,中聯重科研發全面提速,全年共完成168個新產品開發,平均每1.5個工作日就有一個新品問世。目前,中聯主導產品已涵蓋13大系列、350多個品種,成為工程機械行業產品類別最齊全的企業。
在產品開發上,中聯重科把提升產品的智能化水平和人機工程水平作為研發方向,使產品更加人性化,而且注重提高產品對環境的友好度,在提高生產效率的同時,做到保護環境、節約資源、降低能耗,使產品更富生命力,追求人與自然的終極和諧。比如能就地回收、循環利用瀝青的高等級路面熱再生重鋪機組、鋪設管線可以不再挖開路面的水平定向鉆、垃圾清掃填埋設備等。
與此同時,中聯重科以產品信息化為突破口,提升產品的技術含量和市場競爭力。目前中聯重科生產的各類主導產品,均采用了許多高技術含量的信息自動化控制技術,從而提升傳統產品的技術含量,提升產業競爭力。
去年以來,中聯重科完成了多項重量級新品開發,多個產品創下中國第一或世界第一:成功研制出全球最長臂架的三橋底盤泵車、全球最長四橋6節臂泵車、國內最大的塔式起重機、國內最大的越野輪胎起重機等。為滿足建設低碳城市的需求,還率先研發了18款以新能源為動力的城市節能環衛裝備。有兩項成果分別獲湖南省科技進步獎二等獎、三等獎,兩項產品同獲中國工程機械工業科學技術獎二等獎。目前,中聯重科已成為工程機械行業唯一的集國家級技術中心、國家重點試驗室、國家級工程技術研究中心3個國家級創新平臺于一體的創新型企業,掌握了工程機械大型結構件輕量化技術、新能源動力控制技術、起重力矩精確控制技術等一批核心技術,為公司今后的新產品開發提供了原動力。
自主創新在中聯重科的實踐有目共睹,不過,在詹純新看來,最終目標是要使在中聯重科轉化的科技成果,能引領行業的科技進步,最終使整個行業的科技化水平提升。
“自主創新不是一個企業的一枝獨秀,而是企業群體的創新和共享。科技成果不轉化,實現不了價值;轉化以后不推廣,則不能帶動全行業的競相發展和螺旋上升。這也正好印證了熊彼特的創新理論:創新一經出現,必然引起廣泛的模仿,模仿引發創新的浪潮,推動經濟走向繁榮和高漲。”
在注重技術創新的同時,中聯重科充分利用企業國家技術中心、企業國家重點實驗室和博士后流動工作站的優勢,搭建共性技術研究平臺,加大共性技術應用研究的投入,支持全行業發展,使行業整體受益。
以中聯重科創業的第一個產品混凝土輸送泵為例,上世紀八九十年代國外品牌占據了中國95%的市場份額。由于國內混凝土配比不規范,進口產品只能泵送按嚴格標準配置的“細糧”,中聯重科通過自主創新,逐步形成更適應國情、能吃“粗糧”的關鍵核心技術,并在行業內得到推廣。2000年,中聯重科又以“高濃多相混合料輸送成套設備”項目上市融資,進行技術改造,擴大產能,提高質量,2009年,混凝土輸送類產品銷售達80億元。由于中聯重科自主創新帶來高利潤,高利潤帶動其他企業仿效和競爭,競爭又促進創新。經過多年的努力,目前國產混凝土輸送泵的國內市場份額,反而從不足5%提升到95%以上。
現在,中聯重科的工程機械耐磨材料技術、高強度合金鋼焊接技術、機電液一體化控制技術、混凝土超高壓泵送技術等已達到國際先進水平。基礎性、原始性創新成果已廣泛應用于工程機械行業的各類產品,為產品升級換代和市場競爭力的提升夯實了基礎。
“自主創新需要全球視野”
2009年底,全球工程機械一流品牌意大利CIFA中國基地,在中聯重工科技發展股份有限公司麓谷工業園正式建成投產,此舉標志著中聯重科向國際化進程邁出了堅實一步。
“自1993年試制我國第一代混凝土輸送泵以來,中聯重科就瞄準國際同行業的最新科技成果。”談及2008年中聯重科對意大利CIFA的收購,詹純新意猶未盡地向記者介紹,這代表了全球最高水準的技術迅速為中聯重科吸納,混凝土機械全球第一的領導地位第一次被中國企業占據。
工程機械行業作為我國裝備制造業的重要組成部分,經歷了從無到有、由弱到強的發展過程,經過50多年的發展,取得了令人矚目的成就,形成了門類齊全、具有相當規模和一定水平的產業體系。鑄就了一批像中聯重科、徐工這樣的國內外知名企業,產品性能達到國際先進水平,可與外資、合資等國際知名品牌相抗衡。
回顧10年前,國外品牌占領了我國工程機械一些主要機型的大部分市場,如今我國工程機械產品不但把國外品牌擠出我國市場,基本占領了除挖掘機以外的所有市場,而且產品出口到歐美等工程機械強國。值得一提的是,2009年的全球工程機械50強中,中國企業已經占據8家,中國已成為世界工程機械生產大國。
“經濟的全球化必然帶來科技競爭的全球化,‘國內第一’早已顯得蒼白無力。全球視野下的自主創新,其最終目的在于,支撐起國家創新體系,為國家創新戰略占領更多的制高點。”詹純新說。
進入21世紀,中聯重科以系列并購成為國內工程機械三大巨頭之一,2008年起,中聯重科更是相繼并購了陜西新黃工、湖南車橋廠、華泰重工、意大利CIFA、信誠液壓等五家公司,在土方機械、散料運輸機械、工程機械專業車橋等領域培育具有全球競爭力的基地。而其中海外收購意大利CIFA尤其令人關注,此舉使中聯重科一舉成為全球混凝土機械最大制造基地。
有媒體指出,中國機械工業的制造平均成本約比歐美國家低30%左右。中聯重科目前的制造和成本優勢,如果能夠與CIFA的管理、技術、品牌、渠道較好整合,則新企業的競爭力必然進一步改變現有的世界競爭格局。
其實,此次對CIFA的收購,對中聯重科而言,還有更深遠的意義。中聯重科是一個內部增長和外部收購同時并重的企業,但是,中聯重科此前的收購,幾乎都是產品線的擴張,雖然橫向擴大了企業的地盤,立竿見影地增加了企業的利潤,但對詹純新來說,這些并購整合的完成,最多不過是積累了收購經驗,考驗了企業文化的包容能力,而收購CIFA并將其完成整合,則是一次將企業管理和競爭能力提升到國際一流企業的機會。這不僅直接影響混凝土機械產品線,而且將全面覆蓋中聯重科的其他產品線,將其他產品線的競爭能力提升到國際水平,企業的獲利能力將得到全面的提升。
“無論是引進技術,還是收購國外企業,都要掌握核心技術,尤其是要通過靈活的人才機制,不斷引進和培養掌握核心技術的人。我們收購了意大利CIFA公司后,正好趕上全球金融危機,我們保留了CIFA的核心技術團隊和管理團隊,在市場、技術、制造、信息化四方面國內外協同,把金融危機對意大利工廠的影響降到了最低。”中聯重科監事會主席龍國鍵說。
“CIFA對中聯的發展有什么實實在在的作用?一直是我最關心的問題。現在看來,收購CIFA,就是再多十個億也值得。”在對比CIFA產品與中聯重科產品的各種細節時,時任湖南省委書記的張春賢在視察CIFA供應鏈中國基地時表示,要在鋼結構、電液控制系統優化等方面仔細對比技術差異,充分研究、吸納、消化國外的先進技術,增強中聯產品的國際競爭力。
“自主創新的全球視野,決定了我們企業的使命不是對國際標準的仰望,而是要把中國的標準變成世界的標準。但國際標準的制訂權往往集中于技術金字塔的頂端,如果不能進入這個‘俱樂部’,失去的是國際市場準入的話語權。”詹純新說。
近年來,中聯重科先后完成重大科研和新產品課題675項;承擔了“九五”、“十五”、“十一五”和“863”等國家重點科技攻關課題33項、專題62項,主持、參與了318項次國家和行業標準的制修訂,負責起草的國家行業標準中有187項為現行的有效標準。在工程機械行業,中聯重科已經成為國際標準化組織具有投票表決權的單位,而且去年主持制訂了兩項國際標準,正代表全行業利益,發出中國的聲音。
全球化趨勢對于企業來說既是一個機遇,也是一個挑戰,如何把握世界經濟發展的潮流,用世界的眼光審視企業自身發展的有利因素和不利條件,通過自主創新,推動企業自身發展,在全球化浪潮中立于不敗之地,這是一個重大的課題,也是一個重大的挑戰。
目前,在全球市場中,中國的相對優勢在于低端制造業,使其能夠利用龐大而廉價的非熟練勞動力,進而產生世界市場上最低的價格,“中國價格”這一稱謂已作為新的全球標準而聲名遠揚。
但是,大量證據也表明,像中聯重科這樣以產業報國、科技報國為己任的大型民營企業,在攀登科技高峰的過程中開辟出了屬于自己的獨特道路。
“在國家層面講增長方式轉變和產業結構調整,落實到企業,就是要根據國內外兩個市場的變化以及本行業科技進步的發展趨勢,加快推進企業自主創新,做好產品結構的調整。”今年“兩會”期間,中聯重科監事會主席龍國鍵在向胡錦濤總書記匯報時這樣表示。
“兩年前席卷全球的國際金融危機,讓世界看到了中國的崛起,而在后金融危機時代搶占新一輪國際經濟、科技制高點的競爭中,以提高自主創新能力作為突破口的中國企業,發展的優勢將越來越明顯,發展的空間將越來越大、發展的道路也將越走越寬。”詹純新對記者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