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國家4萬億元投資計劃及裝備制造業調整振興規劃的實施,重大工程及項目相繼開工和深入推進,工程機械行業呈現明顯回暖趨勢。
工程機械上市公司半年報顯示,各企業二季度業績環比增幅較大,行業整體景氣度持續走高,業績普遍高于預期。
二季度環比增幅較大
半年報顯示,二季度多數企業凈利潤都比一季度增長100%以上,這表明工程機械企業經營狀況逐漸回暖。
二季度業績環比大幅增長是工程機械企業今年半年報的顯著特點。受益于二季度國內機械行業復蘇,工程機械行業實現凈利潤環比增長135%。
中聯重科半年報顯示,第二季度實現凈利潤7.84億元,比一季度凈利潤增長了160.47%;三一重工今年一季度實現凈利潤2.36億元,而二季度單季就實現凈利潤5.56億元,環比增長135.59%;近年來業績一度下滑的安徽合力,二季度凈利潤也比一季度增長了238%。數據顯示,雖然上半年并不是所有企業都在盈利,但與一季度相比,企業經營狀況正在逐步好轉。
工程機械類上市公司中,徐工科技是凈利潤增幅最大的公司。半年報顯示,該公司實現營業收入19.46億元,較去年同期略有下降;營業利潤102.6萬元,較去年同期1929.5萬元,減少94.68%;但是歸屬于母公司的凈利潤1330.3萬元,較去年同期108.79萬元,增長1122.83%。
“徐工科技凈利潤之所以同比增長逾10倍,一方面因為是上半年徐工科技積極推進新產品銷售,提高了公司產品整體盈利水平,毛利率較去年同期增長5.21個百分點,增加利潤9345萬元,但更重要的因素是政策支持。”業內人士表示。
徐工科技于去年10月被認定為高新技術企業,這項政策使得徐工科技所得稅稅率較去年同期降低10個百分點,所得稅費用較去年同期減少1868萬元。
業內人士認為,這反映出國家對高新技術企業的政策支持力度很大,對有能力引領行業發展、在某些領域實現技術突破的企業,給予的支持是看得見、摸得著的。
內外需求拉動行業增長
大規模投資計劃的拉動效應明顯,工程機械行業內需旺盛;而國際金融危機也孕育著優勢企業的發展機遇。
由于受國際金融危機的影響,自去年四季度以來,工程機械上市公司的業績增長主要來自國內市場。
“從整個行業來看,工程機械于3月份開始率先回暖,1月至6月份工程機械產銷同比下降幅度逐漸收窄,而且有部分工程機械同比出現增長。”東方證券機械行業分析師周鳳武介紹。
分析其原因,周鳳武認為,從基礎設施和固定資產投資拉動來看,大規模的高速鐵路建設項目直接帶動了樁工機械、混凝土機械和汽車起重機的發展,隨著新能源產業最新振興調整規劃的出臺,國家對風電、核電和太陽能發電的規劃大幅上調,將繼續刺激工程起重機的市場需求增長。
需求的增加直接帶動企業主營業務的增長。工程機械行業的上市公司中,上半年主營收入同比增長的有4家。其中ST建機(陜建)和中聯重科的同比分別大增了109.9%和49.08%。據中國工程機械工業協會路面與壓實機械分會雒澤華副秘書長介紹,ST建機扭虧為盈主要是鋼結構業務收入近年增長很快,成為該公司的利潤增長點。
另外,今年2月份以來,房地產市場逐漸回暖,在房地產投資的拉動下,工程機械行業的需求增長明顯。數據顯示,今年以來81個城市新增建設用地同比增長16.7%,其中新增建設用地25265.69公頃,這也將進一步提升工程機械需求,行業增長將超出市場預期。
與此同時,外需的反彈有望為優勢企業的業績添彩。中國工程機械工業協會副秘書長茅仲文指出,雖然今年上半年,行業出口尚未完全恢復,但市場格局的調整、產品的升級換代、行業的重組并購,都正在為優勢企業的脫穎而出提供發展機遇。
我國工程機械經過近年來的發展,已經逐步發展為國際化產業,出口量不斷上升,去年出口額已占全行業銷售額的33%,進出口貿易總額達到194.4億美元,產業外貿依存度達到47.88%。數據顯示,今年上半年工程機械出口額雖然同比下降38%,但從6月份單月的數據來看,出口反彈已是不爭的事實。其中挖掘機6月出口量環比上升82%,推土機環比上升25%,單月出口量均創出年內新高。
茅仲文認為,我國工程機械產品性價比優勢明顯,目前雖然訂單下降,但也有部分跨國公司的新用戶開始轉向我國產品,一旦國際市場好轉,國內企業的客戶就會增多。同時,國內市場的競爭,也有利于行業發展優勝劣汰,有利于產品結構和產業結構調整,以高效、節能、環保為發展方向的產品就會受到市場的歡迎。
集約化經營與政策利好共助發展
半年報顯示,與去年的積極對外擴張對比,上半年工程機械類上市公司顯得更為理性。
去年此時,工程機械類上市公司所發布的消息中不乏并購、開設新廠這樣的字眼。今年上半年,有關企業向外擴張的新聞少了許多,取而代之的是上市公司企業內部或其所屬集團內部的變化。
分析上半年業績,開發新產品來培育新的增長點已成為各企業不約而同的選擇。今年7月23日,徐工重型公司3臺高空作業平臺亮相上海世貿中心第二屆“國際船舶工業展”,徐工以此為起點進入被國外品牌壟斷的造船機械產業。而三一則向新能源領域進發。8月中旬,三一集團總投資80億元的三一張家口風電產業園項目正式開工建設。根據規劃,該項目占地500畝,首期工程于開工后當年形成30萬千瓦的配套生產能力;2010年進一步擴大產能,將形成50萬千瓦的配套生產能力,實現銷售收入30億元以上;開工后第5年,形成100億元產能。
此外,上半年通過增發來推動企業發展的上市公司有兩家———徐工科技和中聯重科。
2月27日,中國證監會有條件審核通過了徐工科技非公開發行股份購買資產暨關聯交易事宜,至此徐工機械整體上市工作基本完成。經補充材料、獲得核準文件后,按照方案著手辦理股權和資產過戶等相關手續,公司名稱由“徐工科技”更名為“徐工機械”。整體上市后,主營收入中占比重較大的將是工程起重機業務。
4月21日,中聯重科公告,擬非公開發行不超過3億股,募資不超過55.72億元,投資用于大噸位起重機產業化、全球融資租賃體系、工程機械再制造中心、社會應急救援系統關鍵裝備產業化等11大項目,增發于8月18日獲得了股東大會高票通過。中聯重科董事長詹純新表示,項目達產后,可以創造收入170億元,相當于再造一個中聯。
另外,今年上半年,三一重工的挖掘機在市場上表現突出,企業計劃將這一優質資產業務注入上市公司,也將是一種集團內部經營方式向集約化的轉變。
政策層面,工程機械行業利好頻現。先是國家出臺了4萬億元投資計劃,緊接著裝備制造業調整振興規劃也迅速登臺,接連兩道文件,為工程機械行業的發展“策馬揚鞭”。“今年上半年《工程機械制造業三年振興規劃要點》已經出臺,我們相信,透過這份工程機械制造業3年振興規劃要點,工程機械企業將會對振興規劃獲得更為清楚的認知,也有利于更快的發展。”茅仲文說。
細分龍頭企業帶領行業穩步回暖
柳工等細分龍頭企業利用調整生產結構的契機,實現了業績的逆勢增長。
柳工半年報顯示,雖然今年上半年公司業績仍然同比下降,但是已經逐月向好。柳工集團董事長王曉華表示,國際金融危機給柳工搶占市場份額提供了良機。他提供了一組數據:公司上半年實現凈利潤3.69億元,比上年同期增長0.59%。上半年累計出口整機1604臺,整機和配件出口金額為4.27億元。其中裝載機占全國出口銷售額第一,銷售量第二;挖掘機占全國出口銷售額第一,銷售量第三;壓路機出口份額也大幅上升了12.6%,一舉從2008年的出口第三躍居第一。
柳工半年報還顯示,上半年公司主營土石方機械毛利率達到21%,創歷年新高。“應對危機,柳工首先從縮減開支、削減庫存做起,保現金流,保市場占有率。從內部挖潛,在管理控制方面上一個檔次,力爭讓企業強身健體。”王曉華說。
今年以來,海外發展戰略也成為柳工提升產能與銷量、應對出口下滑的有力武器。目前,“柳工牌”已在全球80多個國家“安營扎寨”,由裝載機擴展到全系列產品。柳工在海外的國際經銷商已發展到70多家,設立了8個零件配件中心,在澳大利亞、美國、巴西、印度等國家和地區成立了面向國際區域的營銷公司。在哈薩克斯坦、印度、俄羅斯、澳大利亞等國家和地區市場,柳工已建立了服務和配件體系。
上半年,柳工還在核心零部件研發領域取得多項突破。“通過自主創新能力的提升,力爭關鍵零部件質量達到國際水平,并形成核心競爭力,這是柳工業績增長的根本所在。”王曉華說。
各工程機械龍頭企業近期公布的半年報,普遍顯示業績高于預期。業內專家認為,相關政策的驅動、龍頭企業對經營方式、技術的創新將帶領行業進一步回暖,工程機械行業下半年前景可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