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經記者李彪每經編輯陳星
2017年京津冀等地區空氣質量開局不利,1月份PM2.5濃度同比上升43.8%。今年是“大氣十條”(《大氣污染防治行動計劃》)第一階段決戰之年,大氣污染治理措施將進一步加碼。
2月22日,環保部召開大氣污染防治工作媒體見面會,環保部副部長趙英民在會上表示,2016年全國環境空氣質量形勢總體向好。全國338個地級及以上城市平均優良天數比例為78.8%,同比提高2.1個百分點;細顆粒物(PM2.5)平均濃度為為47微克/立方米,同比下降6.0%。京津冀、長三角、珠三角區域PM2.5平均濃度分別為71、46、32微克/立方米,同比分別下降7.8%、13.2%、5.9%,比2013年下降幅度均超過30%。
但是,重污染天氣對全年大氣質量改善的影響比較大,以北京為例,2016年北京市共發生PM2.5重污染38天,其中五級29天,六級9天。不到40天的重污染天氣對全年PM2.5平均濃度貢獻了23微克/立方米,占比超三成。
值得注意的是,今年以來,京津冀及周邊地區已多次遭遇空氣重污染過程,環保部數據顯示,今年1月份,京津冀區域13個城市平均優良天數比例為36.2%,同比下降19.6個百分點。PM2.5濃度為128微克/立方米,同比上升43.8%;PM10濃度為189微克/立方米,同比上升41.0%。
廊坊市PM2.5專家組王奇峰博士告訴《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每年10月份PM2.5濃度最低,去年2月至10月京津冀PM2.5濃度同比下降率最大為24%,由于1月份該區域出現了較大幅度的不降反升現象,今年要想維持去年水平,2月~10月PM2.5下降比例將更高,難度非常大。
根據2013年9月國務院發布的《大氣污染防治行動計劃》時間表,今年將是治理目標考核年,大氣治理措施如何?
“2017年是‘大氣十條’第一階段的決戰之年。我們將會同各地各有關部門,以冬季重污染天氣治理作為戰略重點,狠抓工作落實,努力完成2017年階段性目標”,趙英民介紹,2017年的工作主要要包括:加強監督考核,加快推進重點治污項目,突出抓好京津冀區域大氣污染治理,扎實做好重污染天氣應對,開展大氣環境專項督查。
在京津冀區域大氣污染治理方面,趙英民提出,加大化解過剩產能力度,傳輸通道“2+26”城市要提前完成化解鋼鐵過剩產能任務,10月底前完成違法“小散亂污”企業取締工作;全面推進冬季清潔取暖,加快“禁煤區”建設,限時完成小燃煤鍋爐“清零”工作,傳輸通道城市實現煤炭消費總量負增長。
趙英民強調,加強工業大氣污染綜合治理,重點行業要滿足特別排放限值要求,率先完成排污許可證發放工作,實施揮發性有機物(VOCS)綜合治理;實施工業企業采暖季錯峰生產,在水泥、鑄造等行業繼續全面實施錯峰生產的基礎上,進一步擴大錯峰生產范圍,石家莊、唐山、邯鄲、安陽等城市采暖季鋼鐵產能限產50%,實施電解鋁、化工類企業生產調控。
此外,嚴格控制機動車排放,天津港不再接收柴油貨車運輸的集港煤炭,協同加強柴油車管控,嚴厲打擊生產、銷售假劣油品行為,取締黑加油站點;全面加強機動車排污監控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