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初,一則《筆尖“皇冠”太鋼造》的新聞在社會上引起廣泛關注,“國家難題”的“太鋼回答”鏗鏘響亮。相比人們的激動,太鋼人在自豪之余則要平靜得多,因為對于太鋼人來說,“筆尖鋼”研發成功絕非偶然,而太鋼破解這種國家級的科研難題也不是第一次。上到火箭飛船,下到硬幣筆尖,科研創新驅動著太鋼戰艦,在市場的海洋里攻堅克難,不懼失敗。2016年,太鋼在鋼產量基本持平的情況下,實現利潤12.9億元。
“對太鋼來說,關鍵是要抓住市場倒逼和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歷史機遇,精準發力,綜合施策,充分發揮工藝技術、裝備和人才的優勢,為增品種、提品質、創品牌注入新動能,推動新發展。”太鋼集團董事長、黨委書記李曉波說。
堅持創新:在不銹鋼領域獨占鰲頭
2017年新年伊始,石油裂化管繼獲得挪威國家石油標準NORSOKM-650特材認證之后,首次以材料形式批量進入歐洲高端市場,用于國際石化項目。面對激烈的市場競爭,太鋼高端產品研制的步伐明顯加快,2016年相繼推出10余種打破國外壟斷的新產品。
2016年11月中旬,由太鋼主持起草的新版不銹鋼三大國家標準正式實施,新標準涵蓋了國內近7成不銹鋼產量。這標志著太鋼正在加速實現從生產鋼鐵材料向“生產”標準的轉變,也是太鋼長年在不銹鋼生產制造和應用上獨占鰲頭的生動寫照。
“一項新標準的出臺就意味著產業的一次升級。說到底,標準就是實力的體現,標準就是影響力和引領力,誰掌握了標準,誰就占據了市場競爭的制高點。”太鋼不銹技術總監李建民表示。
太鋼堅持把技術創新作為原動力,推動產品向特色化和高端化發展,一批獨有和領先的高端產品在國內外市場華彩亮相。
對太鋼來說,硅鋼是僅次于不銹鋼的戰略品種。在鞏固傳統市場的同時,太鋼緊盯新能源汽車發展趨勢,組成產銷研團隊,開展全線工藝技術質量攻關,成功研發出新能源高端乘用車驅動電機用新型硅鋼材料,2016年11月份實現批量生產,已經供貨國內知名汽車廠家。
“驅動電機作為新能源汽車的核心部件之一,對制造材料的性能、板形有極高的要求。過去,這些材料全部依靠進口。現在,我們自主研發的產品與同類進口產品水平相當,且具有更顯著的節能高效特性。”太鋼不銹冷軋硅鋼廠總工程師張文康說。
太鋼從傳統領域邁向新興領域的步伐越來越快。2016年,除硅鋼產品市場銷售增長20.6%外,太鋼汽車排氣系統用不銹鋼、罐箱行業用不銹鋼、雙相不銹鋼、超純鐵素體不銹鋼、核電用不銹鋼、取向硅鋼的市場銷售分別增長了36.7%、76%、200%、35.4%、51.3%和107%。其中,新產品的市場貢獻率在70%以上。
市場倒逼:機制變革催生活力
鋼鐵企業如何適應經濟新常態?既要積極主動,也要靠市場倒逼。太鋼堅持用改革的辦法,運用好市場倒逼機制,創新經營管理機制,引導全員把準市場脈搏,迎難而上,攻堅克難,努力把成本降到最低、品種調到最優、質量做到最佳,精益求精,苦練內功,強身健體,變“熬冬”為“冬泳”。
市場倒逼,關鍵是推進市場化改革。面對經營的巨大壓力,太鋼變革經濟責任制考核方式,倒逼各經營單元緊盯市場變化,轉變工作方式,提高經營績效。
太鋼加速推進營銷體制變革,推行由營銷業務經理和產品技術業務經理相結合的“雙經理制”,加大技術營銷和服務營銷力度,提高服務水平。生產廠與營銷人員組成團隊,共同服務市場和用戶。同時,“成為用戶的管家”成為營銷部新的工作目標,“我們還能為用戶做什么”成為營銷隊伍的共同追求。